你离校报有多远?
近期,学校师生们在北辰红桥校区的教学楼、办公楼、学校阅览室等公共区域不约而同地发现报刊阅读架,在学习、办公之余可以随时取阅。大家纷纷表示:“在等候之余可以读到丰富的信息,既充分利用了时间,又读到了丰富的资讯,而报纸又可以循环利用,真的是非常好的举措。”
(东三宿舍楼里摆放的报架)
(建艺学院楼摆放的报架)
报架哪里找?
第一批次共投放报刊架65个,其中北辰校区30个,红桥东院、南院、北院共35个,分布在行政楼、教学楼、学院楼、宿舍楼、学生餐厅和老干部活动中心等地。(具体投放地点附后)。第二批次报刊架将根据师生反馈情况和具体需求继续投放。
报刊架的设置,拉近了读者与报纸之间的距离。
那么,第一批次报刊架投入使用后,师生反响如何,又提出了哪些合理的意见呢?新闻中心记者随机采访了教师、学生代表以及部分校内服务人员,听听他们怎么说?
点赞,时间利用更合理
在财务处的勤工助学的陈雨心同学说:报刊架摆放以来,师生们在财务处等候报账的同时,合理地利用了时间,读着报纸,感觉报账的时间也变短了。
电信学院大二年级的郭丽娟同学收集了很多期校报,她认为:“改版后的校报上多了很多深度原创的报道,栏目也很丰富,所以比起快速阅读,我更钟情于有温度有厚度的文章。”
(行政楼处摆放的报架)
方便,服务周到更贴心
老干部处副处长罗树成表示:老干部们对报架反应很好。由于老干部们的阅读习惯,对纸媒的依赖性还是比较强的。这样一来老干部们想看报纸,有了固定阅读地点,并由专人负责,及时更换,大家都说是很贴心很暖心的服务。罗树成老师还建议:因为摆放地点是会议室和阅览室,阅读量较大,希望增加报刊种类。
一位宿舍管理人员说:“以前只能通过领导通知和与学生交谈了解学校大事,有了报刊架,不出楼门也能知道学校里最近发生了什么,真的很方便。”
典藏,把母校铭记于心
即将毕业的理学院张煊同学说:“校报承载了很多对学校的感情,想订阅想一直收藏,保留对母校的记忆。”
而刚刚大一的建艺学院的李泽升同学也表示,通过报刊架摆放的报纸,了解到了河工大的校报,也对学校的大事小情越来越关心,想把每一期校报收藏好,当作他大学四年的回忆录。
校报改版也有一段时间了,那么老师和同学们对改版后的河北工业大学报的看法如何,又提出了哪些好的意见和建议呢?
丰富版面,增加导航类文章
“我觉得第三版的对于优秀学子的专访那部分不错,可以看看人家的大学是怎样度过的,同时激励自己。”材料学院的曹航畅同学这样说道。
“我觉得根据阅读人群不同,报纸可以多增加一些栏目,针对性更强一些,比如可以增加些大四学生需要的就业方面的社会新闻,”一位刚刚毕业的女生一边用手机给学院楼里的报纸架拍照,一边笑着解释道,“我去年刚刚毕业,对就业这方面体会还是比较深的,如果校报上可以加以指导,一定会对很多应届毕业生来说受益匪浅。”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结合,创造延伸价值
对于大多数手机不离手的年轻人来说,新媒体的阅读形式似乎在大学生中更受欢迎。对此,来自电信学院的大一学生韩建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纸媒和新媒体都是了解新闻的两种途径,给人带来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这就好比我们去上学,可以选择骑车也可以选择步行,即使骑车更快,但还是会有人选择步行,有些风景只有在慢下来的时候才会被看到。”
“报纸上的版面毕竟还是有限,可以考虑在报纸上加入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anjiedw.com/bbln/11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