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属茶类
甘露茶属绿茶,是卷曲形名优绿茶代表,为绿茶中的“贵族”。绿茶是中国茶文化重要部分,不发酵,保留较多天然物质,有清汤绿叶特征。蒙顶甘露通过“三炒三揉”工艺,茶叶卷曲紧实、色泽翠绿,冲泡后茶汤黄绿透明,香气馥郁,滋味鲜爽醇厚、回甘明显。与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等知名绿茶相比,蒙顶甘露以卷曲形外观独树一帜,是卷曲形炒青绿茶代表之一,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承载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展现传统制茶技艺魅力。
(二)名称由来
关于甘露茶名称的由来有不同说法,且都与其独特之处相关。
一说与产地历史文化有关,蒙顶甘露产自四川雅安蒙顶山,此地茶文化渊源深厚,“甘露”之名或许承载着人们对其如甘露般珍贵美好的期许。
另一说源于口感体验,它滋味醇厚、回甘明显,品饮时鲜爽甘甜如饮甘露,且外观卷曲紧实、色泽嫩绿油润似甘露,突出了口感与外观的独特魅力。
此外,梵语中“甘露”有“念祖”之意,为名称增添文化韵味与历史厚重感,使其成为承载传统文化与美好寓意的载体,流传至今成名茶代表。
二、蒙顶甘露——甘露茶中的典型代表(一)产地环境1.地理位置蒙顶甘露产自四川省雅安市蒙顶山,蒙顶山地处四川盆地的西部边缘,位于邛崃山脉之中,东接峨眉山,南邻大相岭,西靠夹金山,北临成都盆地,地理位置独特。
其山峦起伏,地势错落有致,诸峰相对,状若莲花,山势巍峨,峻峭挺拔,最高峰上清峰海拔约米,这样的地理环境赋予了蒙顶甘露独特的韵味与气质,也让这片土地成为孕育名茶的绝佳之地。
2.气候条件蒙顶山的气候条件堪称茶树生长的天堂。这里雨量充沛,年降水量高达-mm,常细雨蒙蒙、烟霞满山,素有“西蜀漏天”之称。充沛的降雨为茶树生长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充足的水分,使得茶树的芽叶能够始终保持鲜嫩的状态。
而且,蒙顶山一年之中雾日多达—天,云雾缭绕,空灵的雾气滋养着茶树。在云雾的遮蔽下,太阳光直射被减弱,散射光增多,十分有利于茶叶中含氮物质的形成,也增加了氨基酸、蛋白质、咖啡碱、茶素、维生素C等有益成分的含量,为蒙顶甘露独特风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让其香气更加馥郁,滋味更加醇厚。
3.土壤状况蒙顶山的土壤对于茶树生长来说也是得天独厚的。这里的土壤呈酸性且质地疏松、肥沃,富含茶树生长所需要的各种养分,酸碱度适宜,能够为茶树根系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有力地促进了茶树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保障茶树健康茁壮地成长,使得茶树可以充分发挥其优良的品性,为产出高品质的蒙顶甘露创造了有利条件。(二)历史渊源蒙顶甘露历史悠久,可追溯至西汉年间,距今两千多年。西汉甘露元年(公元前53年),蒙顶山开始种茶树,名山人吴理真在上清峰栽下七株茶树,被视作仙茶,吴理真在宋代被封甘露普慧妙济大师,这是我国人工种茶最早文字记载。
此后蒙山茶不断传承发展,唐代颇具规模,品质和数量超其他地区,蒙顶茶成贡茶。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年)正式成为贡品,蒙顶甘露凭品质口感获文人墨客赞誉。
近现代,年蒙山茶厂恢复其生产,年蒙顶甘露被评为全国名茶,后多次获评优产品,成国家级礼茶。年《世界茶文化蒙顶山宣言》发表,明确蒙顶山相关地位,进一步奠定蒙顶甘露在世界茶文化中的崇高地位。
(三)适制品种及口感差异1.适制品种介绍适合制作蒙顶甘露的茶树品种有多种,比如福选9号、川茶中小叶群体种、中茶、保靖黄金茶1号、中茶等。
经过科研人员对不同茶树品种进行蒙顶甘露适制性研究后,筛选出这些适制的茶树品种,这对于稳定蒙顶甘露品质特征有着重要意义。
不同的茶树品种有着各自独特的生长习性与内在品质,它们在经过同样精湛的制作工艺后,能为蒙顶甘露带来多样化的口感体验。
2.不同品种口感对比不同适制品种制作出的蒙顶甘露在口感上各有千秋。川茶中小叶群体种制作的蒙顶甘露呈现出“浓厚清爽”的特点,其常规成分中茶多酚、儿茶素总量、咖啡碱、水浸出物含量高于福选9号,氨基酸含量与福选9号相当。
在香气组分方面,以醇类为主要物质,烷烃、醛、酯、酸也占较大比例,像芳樟醇及氧化物、植醇、正庚醛等特征成分的含量均高于福选9号,总体品质表现上更为突出。
福选9号制作的蒙顶甘露口感为“甜醇鲜爽”,不过在儿茶素总量、茶多酚等部分化学成分含量上,相较于川茶中小叶群体种会稍低一些,但它依然凭借自身的特色在众多蒙顶甘露产品中占有一席之地,深受不少茶友喜爱。
(四)制作工艺采摘环节
蒙顶甘露春分时节采摘为宜,选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芽叶,芽叶匀整、嫩度一致,雨、露水芽及病虫芽不采,长度控制在1.5-2厘米,用食指和拇指轻折,每斤成品茶约有4-5.5万个叶片。
“三炒三揉”过程
“三炒三揉”是核心工艺。初炒杀青,鲜叶放铁锅翻炒,控温℃到℃,抖、闷结合,蒸发水分等;
揉捻让茶叶卷曲、口感饱满,特级原料手揉,遵循先轻、中重、后轻原则;
二炒进一步除水并促茶叶卷曲;再次揉捻使汁液均匀、外形美观等;
三炒提升香气、达合适干燥度;最后做形提毫等精细工序制成,成品外形、色泽、汤色、香气、滋味等品质优异,沏二遍更鲜醇爽口。
(五)品质特点1.外观特征蒙顶甘露的外观极具辨识度,茶叶紧卷多毫,芽叶娇嫩且粗壮,表面披满银毫,犹如披上了一层晶莹的霜华,色泽嫩绿油润,看起来清新自然,条索纤细而卷曲,形态优美,宛如一个个精致的艺术品,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视觉感受,光是看着便能让人联想到其冲泡后将会散发出来的独特韵味。2.香气成分蒙顶甘露的香气组成十分丰富,蕴含着多种香气成分。
在冲泡瞬间,那股馥郁芬芳的香气便扑鼻而来,既有清新的嫩香,仿佛让人置身于春日的茶园之中,感受到茶树嫩芽散发出来的自然气息;又有淡雅的花香,幽幽萦绕,似有若无,增添了几分优雅的韵味;还有淡淡的栗香,在茶香中若隐若现,为整体的香气层次更添丰富质感。
这些不同的香气成分相互交融、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蒙顶甘露独特的诱人香气,让人未品其味,先闻其香便已沉醉其中。
3.茶汤滋味其冲泡后的茶汤清冽,色泽黄绿透明,滋味鲜爽醇厚,回甘明显。
初入口时,那股鲜爽之感瞬间在舌尖散开,如同山间清泉流淌而过,带来清新宜人的味觉体验;
随后,醇厚的滋味慢慢涌现,茶汤在口腔中流转,能够让人充分感受到茶叶中丰富的内涵物质所释放出来的韵味;
咽下茶汤后,回甘随之而来,丝丝甘甜在口腔中弥漫开来,持久悠长,让人回味无穷。
这种独特的茶汤滋味得益于茶叶内含有的丰富化学成分,像氨基酸、茶多酚等,它们在冲泡过程中恰到好处地相互作用,共同成就了蒙顶甘露令人难以忘怀的口感。
三、甘露茶的品鉴与冲泡建议(一)品鉴要点
品鉴甘露茶可从多方面判断品质、领略韵味。看外观,优质蒙顶甘露茶叶纤细嫩绿等,芽叶完整匀称,次品会有断茶、茶屑等情况,冲泡后叶底也能体现品质。香气上,干茶有嫩香,冲泡时花香、栗香交融,香气不纯等则品质欠佳。滋味关键,好的茶汤清冽,入口鲜爽醇厚、回甘明显,差的有苦涩口感。汤色不容忽视,清澈透亮、微黄为佳,有杂质或颜色不正说明品质不佳,品鉴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优劣
(二)冲泡技巧
泡好甘露茶掌握冲泡技巧很重要。水温以80℃-85℃为宜,过高或过低都影响茶汤口感。投茶量通常每50-60ml水搭配1g茶叶,可依个人口味调整。冲泡时间要把控好,玻璃杯用“上投法”,浸泡1-2分钟可饮;盖碗冲泡先温杯,注水后等5-8秒出汤,后续按需延长。茶具选择也影响口感,玻璃杯、白瓷盖碗、紫砂壶各有特点。总之,各方面技巧需配合运用才能泡出好茶汤,领略其独特风味。
羽信绿茶特级年新茶蒙顶甘露茶叶四川蒙顶山茶克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8%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购买四、甘露茶的文化价值与市场地位(一)文化价值体现
甘露茶在中国茶文化中有重要文化价值,内涵多方面体现。诗词歌赋里,它受文人墨客青睐,如白居易、文同诗句夸赞其地位与滋味,让其文化更浓郁,成茶文化与文学艺术融合典范。
历史典故上,西汉甘露元年名山人吴理真栽茶树,是人工种茶最早记载,其被封大师,使蒙顶甘露添传奇色彩,与历史相连成佳话。
茶道茶艺方面,蒙山派茶道含“天风十二品”“龙行十八式”,刚健典雅,“技”“艺”双绝,是里程碑。按传统冲泡、品茗能感受茶文化传承与体验。
总之,甘露茶在文学、历史、茶道等方面承载深厚内涵,是中国茶文化重要部分,散发魅力,影响爱茶之人。(二)市场地位与影响
甘露茶在当今茶叶市场地位重要、影响深远。
蒙顶甘露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古为皇室贡品,今走进百姓家,受各年龄段、阶层爱茶人士喜爱,可日常品鉴、作礼品。
它对地方经济和茶文化传播有推动作用,产地形成产业链,带动就业增收,相关茶文化活动吸引游客,提升知名度。在国内外茶叶交流评比中常崭露头角,展示中国绿茶魅力,拓展市场空间,巩固地位,让更多人领略其韵味与价值。
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anjiedw.com/bsdz/15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