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吴江,当地人总要提起吴江人张翰“莼鲈之思”的故事。西晋时,在洛阳为官的张翰因见秋风起而思念家乡的莼菜羹、鲈鱼脍,于是辞官回乡。“莼鲈之思”已成为表达思乡之情的成语,莼鲈诗词文化也成为吴江的文化名片之一。
初见吴江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沈伟荣,提过张翰后,他向记者介绍起吴江的另一位名人——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年,费孝通和新婚妻子王同惠到广西大瑶山调研遇险,痛失爱妻;在吴江开弦弓村开展缫丝产业改革的姐姐费达生把弟弟接来调养受伤的身心,费孝通养病期间在乡村实地调研、收集资料,后在其导师马林诺夫斯基的指导下,根据这些资料完成了博士论文《江村经济》,该书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成为国际人类学界的经典之作,吴江的乡村由此成为研究中国乡村经济的基地;费孝通一生26次走进江村,为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诸多贡献,令吴江人念念不忘……讲述者充满深情,聆听者深受感动。
张翰、费孝通都是热爱家乡的人。吴江人对为家乡做出贡献的名人的深情,尤其是在七都镇开弦弓村,名人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让乡村旅游更富文化气息。
开弦弓村村容整洁,采访团所到之处,粉墙黛瓦,房前屋后的小块空地收拾得整整齐齐,有的种着各种蔬菜,还插上了菜品标签,带孩子的游客可以教孩子对照标签辨识蔬菜;有的种着五颜六色的鲜花,令人赏心悦目,尤其是小清河两岸的人家,盛开的鲜花让漂亮的房屋显得更加美丽,透露出主人家的富足和生活情趣。一家名为“足迹”的民宿,满院花花草草,不同造型的小兔子雕塑隐没其中,充满童趣。民宿雪白的外墙上书写着:“江村在,人们就会沿着费老的足迹走进江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在开弦弓村,有求知巷、富民巷、自觉巷,巷名出自费孝通的“从实求知”治学精神、“志在富民”理想抱负和“文化自觉”学术思想。
一处民居雪白的院墙上挂着“苏州市美丽庭院”的精致标牌,下方是“开弦弓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户”标牌,再下方是该户9月份的垃圾分类考核表。据介绍,该村年起就普遍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一块小菜地里的“文明弄堂”宣传牌上写着:“从哪里得到的营养,应当让营养再回去发挥作用。——费孝通《中国文化与新世纪的社会学人类学》。”
七都镇的工作人员介绍到,开弦弓村因地理环境而得名,“江村”是费孝通给它起的“学名”,如今吴江区以“中国·江村”为品牌发展全区的乡村旅游,每个乡村都有自己的特色,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来源:中国旅游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anjiedw.com/bzdw/11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