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阶班
拒绝心灵鸡汤、摒弃空洞励志
学生作文,用现实生活命题
晚报学校“青少年阅读写作暨媒介素养”培训高阶班,面向的是小学六年级到初中一、二年级的学生。
高阶班以夯实文字功底,切实提高写作水平为目的。短期目标是,能够灵活应对作文题目,言之有物、有话可说。长远目标是,在未来的升学考试作文中,能够轻松应对,游刃有余。
老师在选择练笔题目的时候,刻意回避有美感、无实意的鸡汤命题,或者隔靴搔痒、空洞励志的题目,指导学员作文结合实际生活,表达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感受和理解;引导学员展开联想和想象,自由地、有创意地表达。
活泼新颖的课堂教学形式,是“青少年阅读写作暨媒介素养”的特色。日前,一场题为《我所了解的北宋》——专题“迷你学术报告”让学员感到耳目一新。学员围绕主题搜集资料、组织材料、独立制作PPT,走上讲台做“学术报告”。这种在英语中被称为“presentation”的学术演讲形式,让学员们感到前所未有的口头表达体验。
“青少年阅读写作暨媒介素养”培训指导老师是晚报资深记者,有丰富的新闻采写和编辑经历。课堂上,老师经常结合时事新闻、新闻热点展开分析,“罗尔事件”、“校园霸凌”事件等,都成为课堂教学实例,引导学员独立思考、辩证分析,有逻辑的表达,让学员在“活生生”的新闻事例中找到素材源泉。这也是目前许多人尚不了解的“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名学员在作《我所了解的北宋之美食》专题“迷你学术报告”。
高阶班学员作文选登
雾霾里的历险记
闫行(六年级)
雾霾,就像一个怪兽,常常侵犯我们。雾霾带给人们的烦恼非常多,有的甚至会危及生命。
去年冬季的一天,爸爸的朋友王叔叔夜晚开车回家。当时雾霾很大,能见度非常低,车窗外一片灰蒙蒙的。在雾霾里辨别不清楚方向,王叔叔只能摸索着开车,开了一段路后,他感觉不对劲,平常,应该已经到家了,可那个晚上,周围连一栋房子都没有。他又试探地往前开了一点,越发觉得不对劲了,前面没有路,他连忙又后退了一些。
王叔叔停下了车,一步一步慢慢向前摸索。前面出现了铁栏杆,已经生锈了,有的被撞弯了,铁杆向后倾斜着。王叔叔的车正对着一个缺口,缺口的铁栏杆不知道哪儿去了,原来,这是在一座桥上。
王叔叔连忙跑回车里。带缺口的铁栏杆又看不见了,只有一团灰白的雾霾。王叔叔说,当时,他坐在车里,一遍一遍冒冷汗,半天没缓过劲来。如果他刚才不下车探路,而是一脚油门踩下去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直到第二天,王叔叔才知道,他前一天在雾霾里迷路了,如果再向前开一点儿,车就掉沟里了……
严重雾霾天气里,人们迷路的事情估计不是一两件,虽然不一定都这么危险,但也会危及到人们的安全。我不喜欢雾霾这个怪兽,希望它再也不要危害人们的生活。
清茶一杯,约会传统文化
胡馨元(初一年级)
我从小就爱喝茶,因为奶奶爱喝茶,那时我常常围在奶奶身边,所以也爱上了喝茶。现在,喝茶,我常常想起奶奶。独自在家的时候,我喜欢拿出精心挑选的茶叶,撒入铺满阳光的杯中,再缓缓倒入开水。
茶叶在水中沉浮,千姿百态,有的旋转着迟迟不沉,好像恋恋不舍;有的沉下又浮起,好像非常纠结;有的一沉到底,义无反顾……
在茶叶的浮沉、旋转之中,水慢慢地成了金黄色,飘出丝丝缕缕的茶香。
茶,泡好了。
轻抿一口茶水,淡淡的苦涩过后,些许清香与甘甜在口中化开,牢牢占据了口腔中的每一丝空隙,渐渐抚平了心中的涟漪……
茶,让我得到先苦后甜的乐趣。
茶,自古就受到中国人的喜爱。
唐代著名茶学专家陆羽,写了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此外,古人还留下很多写茶的诗,白居易诗云“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颠沛流离中的苏轼说“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以豪放流芳的辛弃疾,面对茶盏也有几分婉约“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瓯香篆小帘栊”……
我爱喝茶,在淡雅的茶香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绵长。
筷子,让我与传统文化有个约会
王冠予(六年级)
筷子,对中国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几乎每顿饭的餐桌上都能看到筷子的身影,如果不会用筷子,那你八成要饿肚子了!
小时候,奶奶教我学习使用筷子的情景,我至今记忆犹新。刚开始,可真费劲儿!奶奶先给我示范,告诉我要领,再手把手地教。她拿着筷子夹起一块肉,在我面前转了一圈,又放回去,“你试试啊?”奶奶笑眯眯地鼓励我。
而我,勉强用我那柔嫩的小手捏着一副细长的筷子,筷子像调皮的孩子一样老往下掉,我捏住了这根,另一根就从我指缝里溜跑啦!好不容易,我夹上了肉,却只是把肉挪了个地方,根本夹不起来。我着急地哭了起来,奶奶见状急忙安慰我说:“啧啧——别哭了,慢慢来不着急。”于是,我又试了起来,可是肉刚夹起来又掉在桌子上了。我笑了,奶奶也笑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终于学会了使用筷子,慢慢地知道了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筷子还有许多美好的寓意。
大家一定听过这样的说法吧:一根筷子可以折断,两根呢?也可以折断!但十根、二十呢?折不断!筷子有团结的寓意。
我还听说,筷子在很多场合可以作为美好的礼物:送给新婚夫妇,寓意“天长地久,成双成对”;送给小孩子,寓意“快长快长,快快成长”;送给老人,寓意“快乐永久,福寿无疆”……
想不到,小小一双筷子,有这么多幸福的寓意啊。现在,拿起筷子,我就像在和传统文化有个约会。
低阶班
她三年级、他四年级、他五年级
他们每人写了本书,你也能行
小学员们原创的图书每一本都生动有趣,彰显了他们独特的个性。
刚刚过去的寒假,晚报学校“青少年阅读写作暨媒介素养”培训课堂的小学员们收获颇丰。他们在资深编辑老师的指导下,每人创作完成了一本完整的“书”,封面、封底、作者介绍、序言、目录、正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学员们从个人爱好经历出发,自选主题,或原创或编撰,创作了《熊族趣闻》《足球冠军》《古诗中的美味》《我的钢琴之梦》等原创作品。
小学员们按照老师要求,以《独一无二的我》为题作文,作为作品的“作者简介”;以《我为什么写这本书》为题,给自己的书写“序言”;为了让书中的内容丰富生动,小学员们自己动手搜集素材、广泛阅读,不知不觉每人都阅读了大量资料文章。空前高涨;读书不再走马观花看热闹,而是研究起“提纲”“目录”等门道来;兴冲冲地提笔写作文,再也不磨磨蹭蹭咬笔尖儿了。
晚报学校“阅读写作暨媒介素养课”春季班即将开课
教学对象:
★少年组低阶(三、四、五年级)
★少年组高阶(六、七、八年级)
课堂形式:
小组讨论,单独指导,
伙伴评价,个性化批改。
课程计划:共12次课,低阶班每次课90分钟,高阶班每次课分钟。
上课时间:年3月5日开始,每周日
低阶班上午10:10至11:40;高阶班下午1时至3时。
报名
收费:低阶班学费元;高阶班学费0元。
学员福利:学期结束有教学成果展示,优秀作品刊发《大连晚报》,完成培训颁发结课证书;优秀学员可优先参与报社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anjiedw.com/bzmt/11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