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3-11 13:16:05   点击数:

穹庐文学醉墨青山艾融

发布时间:2021-3-11 13:16:05   点击数:
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

一九五八年五月一日,青城第一份日报《呼和浩特日报》创刊。同年十月,在日报第三版下栏,〈大青山〉副刊诞生。青城文艺界有了这么一块小小的文学园地,立即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副刊编辑杨隆华先生以他热忱谦和、学养深厚的人格魅力,很快团聚了一批中青年文艺创作者,在这里孜孜不倦地辛勤耘耘起来。

〈大青山〉副刊刊登的作品主要有小说、诗歌、散文,也有剧本、人物特写、报告文学、革命回忆录,还有影剧评介、文化动态等。

青城老读者都会记得,〈大青山〉副刊的版面极小,也不过现在日报副刊的四分之一。除重大节日、专题扩为整版外,每周日只一期。发表的作品篇幅虽然极其短小,用网络语言来说,都应冠之以“微”“闪”。但是,毕竟表达了当时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炙热情感,表现出首府各界各族群众对社会主义美好前景的热切期待,字里行间洋溢着热气蒸腾的时代气息,是那个时代的鲜活印记。

其时我在广播电台作农业记者,隆华先生经常向我约写农民生产生活的稿件。我是初学创作不怕丑,有约必应,成稿即送。而他总是亲自修改,及时编排。兴致来时,还要为我题写标题。每逢市领导审看影片,先生总要约我一同观看,看完了,要立刻撰写评介。初稿草就,先生马上审稿,常常是连夜审改,赶付排印。那时的日报印刷厂是活字版铅印,夜班师傅随时检字拼版。清晨印出大样,交编辑们终审。

因工作需要,我有幸成为日报和副刊的第一名读者。清晨四、五点就守在印刷机旁,等候开机。从工人师傅手中接过新墨犹香的报纸后,迅速剪贴成播音稿。六点钟,准时在市电台“报纸摘要”节目播出日报要闻。副刊作品,介绍一下标题和作者,然后在专题节目中安排播出。

〈大青山〉副刊版面虽小,却也图文並茂。在我的记忆中,美术编辑田慕潜女士温文尔雅,默然少言,总是埋头书案,潜心创作。她笔名木千,很少使用。木千女士手绘的袖珍式刊头、题图和插画,能准确把握每篇作品的主题,用简笔白描技法,表现作品中的人物和场景,往往恰到妙处。加上隆华先生秀美洒脱的行书标题,以及许多小幅影剧照,使整个副刊每现华彩。

〈大青山〉副刊从创刊到结束,只有两年半。时间虽短,收获颇丰,一批文学新秀,如贾勋、刘安琪、黄河、海舟、周恩广、巩丕铨等,都从这块园地脱颖而出,走向作家之路。

日报停刊不久,电台停播。隆华先生得知我要去郊区工作,嘱我为繁荣农村文艺创作继续努力。之后我和张济组织郊区业余文艺创作组,出刊《文艺通讯》。张志良、刘世远、陈文明、李俊英、裴秀海等,创作出很多农民喜闻乐见、多种形式的文艺作品。在市文联的《青城文艺》和《内蒙古日报》的〈马头琴〉副刊、《草原》《鸿雁》杂志上发表。

一九六四年二月,呼和浩特市首届文艺工作者代表会议的许多代表,是〈大青山〉副刊的作者,大家因互闻其名,而喜见其人,其乐融融。

一九六四年七月,《人民文学》编辑崔道怡先生来呼采风。市文联黎丹女士安排他与多位作家面谈约稿。之后,《人民文学》首辟〈呼和浩特风光〉专栏,集中发表了青城中青年作家的四篇散文。同期,还有杨隆华先生的短篇小说,题名好像是《车把式》,我记不清了。隆华先生写小说鲜为人知,这一篇相当精彩,可惜我没有留在手里。

离休之初,隆华先生每日晨起仍然坚持阅读日报,之后便沉浸在书法、篆刻之中。先生行书,率意飘然,略显风骨;冲切功夫日臻成熟,时有篆刻作品见报。

一日与先生闲话,谈及我投笔从农时,先生淡然一笑,顺手拎起他刚刚铃印的书法作品赠我。直幅,草书“醉墨”两个苍劲飞白大字,落款“杨笛”。先生的圆朱文名章,粗边细文,布白略大,意境空灵,极具创意,呈现出这位岭南文人粗中有细的性情。我与先生从无礼品往来,想不到这幅字竟成为先生留给我的唯一纪念!

杨笛先生书“醉墨”赠作者

俯仰之间六十年,一个甲子过去。年届眉寿,我常思杨、田二位和同事们。对新中国初建,呼市文艺事业草创时期,他们这一批默默无闻的拓荒者们,长存敬意!他们没有留下光耀千秋的文学艺术经典,但是,青城文艺百花园里长存着他们的劳动和汗水,我们每位文艺写作者当时的作品里都闪烁着他们的语言和字迹!

我从大青山走来,心香一瓣,祝福青城文坛,万紫千红,百花盛开!

庚子初冬二稿于青城

艾融,网络文学业余爱好者。年生于山西柳林,年随父母迁来归绥。年开始,在内蒙古自治区及首府报刊发表文学作品多篇,文革辍笔。作过18年编辑,后涉足农业领域凡24年。退休后,重拾旧梦,爬格炼字,偶有小品见诸报刊边角。

本期编辑:张志刚信息编发:辛曦审核:田明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anjiedw.com/bzmt/112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