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4-19 15:44:00   点击数:

为什么报了那么多写作班,却没啥实质性进步

发布时间:2022-4-19 15:44:00   点击数:
彭洋出诊的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723/9222141.html

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剧照

共字,阅读约需4分钟

如果进度条太长,可能是因为留言

大家好,我是牧心,今天要分享的主题是:

为什么报了那么多写作课,最后却发现没什么实质性变化?既没变现,也没成长,又回到原来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上去了?

有很多小伙伴加我,都会让我推荐一些优质的写作课。

我也会根据他们各自的需求推荐一些合适的课程和老师。但不久之后又会找到我反馈说:为什么自己报了那么多的写作课,可还是不会写,写不好,不变现?不久之后丧失信心,又回到了原来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上去了。

我想这应该是很多小伙伴的困惑。

去年下半年的时候,我听过视频号达人张大驰老师的一场直播,直播里谈到了这个问题。

上了很多写作课,之所以没用,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写作课在短期内,教会我们的只能是写作的思路、方法、套路,甚至是直接套公式;第二,关键要看你能否在这些模板套路中,根据你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理解,去长期注入有价值的信息;

第三,你能否高频率地运用这些模板框架?能否持续在这个框架下进行刻意练习?

第四,最后,你还要跳出这些框架,“无招胜有招”,在忘掉所有模板框架后,写出有你自己思考和特质的内容。除了这四点,我还想补充第五点,在整个写作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还要为自己制造一些正向的反馈。

有了正向反馈,再加上前四点,基本上能够持续写作的闭环就形成了。

至于为何要给自己制造正向反馈,以及如何给自己制造正向反馈,除了我们昨天推送的这篇文章(点击下方蓝字可阅读),

写作创作初期,如何坚持下去,才能走到赚钱变现这一步?

我还会在后续,为大家分析一些平台的调性,让大家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平台。

以上5个方面的原因,其实也对应了一个写作小白,从较生涩的写作,到写作熟练工种,最后到比较成熟的写作者的状态。

谈到写作,其阶段无外乎就是:写作前期,写作中期,和写作后期。

写作前期。前期,模板和框架的提供是很重要的。尤其是文章的结构、叙述逻辑,就像一间房子的四梁八柱,盖房子,四梁八柱要先起来。对于文章而言,四梁八柱就是文章的主题(选题)和你要分成几个部分进行论述。怎么搭框架,建议把《金字塔原理》这本书熟读并运用。此处不再赘述。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你要把文章的四梁八柱(结构),深深地印刻在脑子里,落实到纸面上。还记得我刚开始学习写书评的时候,每写完一篇,都会回过头来特意检查一遍书评的6要素是不是都写全了。(书评6要素:破题,引题,作者介绍(可写可不写)。逻辑主线,亮点解读,结尾立意升华。)这是基本功。写作中期。中期,价值信息的输入和暴肝的输出是很重要的。我们都知道输出倒逼输入。输出会把你的所学所知快速"掏空",为了继续输出,我们就一定会再去输入。包括但不限于读书,听课,看电影,与人交流,甚至旅行等等。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把输入的东西,在既有的写作框架下,不断注入新的价值和信息,呈现给读者看。

这里需要注意的就是一定要有"用户思维",也就是站在读者的角度,为读者提供有效的信息。

让别人看了你的文章(视频)以后,觉得这几分钟没有浪费,而是收获了新的知识。

爆肝输出是很难的,我写作的第一年,练习了有80篇书评之多,给自己规定一周至少写2篇。后来有段时间在粥老师那里做助教,就只能一星期写一篇。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强大的动力和意志力去做这件事,多去想想做这件事一年以后你的成长和收获。

忍受当下的不适,将来才能更舒服一点。

记得粥左罗老师的那句话:你当下承受的痛苦越大,将来的收获就越多。

反过来也是一样,你想在未来收获更多,那就只能在现在变得更自律一点。

写作后期。

到了写作的后期,随着输入的增多,输入质量的提高,我们将慢慢地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成熟的观点。

就进入了自由写作的阶段。

这个阶段,所有文章的逻辑结构和主题思想,都已经内化为了你的思想,所以在输出的时候,即使不列大纲,不写框架,也可以将一篇文章一起呵成,语义连贯,逻辑通达。

个人觉得自由表达是最有魅力的。

不像投稿那样,需要考虑编辑老师的想法。

而是真正地表达自己,树立自己清晰的人设,传递自己的价值,从而慢慢慢慢地建立起自己的个人IP。在这个互联网人格化的时代里,人设个人IP,就是你后期商业变现的核心价值所在。如果你报了很多写作课,却没有实现写作变现,那么可以从以上四点找原因,我想大部分人,都停在了前三点上。

第一点,没有好好吸收写作最基本的知识框架,比如写作的结构,逻辑,标题,结尾,论证,等等。

仅仅是学到了一些皮毛,就觉得自己掌握了核心内容了,不想再去仔细钻研了。

第二点,没有往这个框架内,持续注入自己的文字和思考。当然,也跟我们的输入的效率和质量有关系。不持续输入,很难持续输出。

第三点,没有高频率地运用写作这个工具来表达自己。

因为没有前三点做支撑,所以,很多人就无法进入到第四点,就是通过自由表达有价值的内容信息,树立自己的"互联网人格",也就是人设。

所以大家可以通过以上几点,检视一下自己。

在这里,提两个很好的建议:

第1个建议:

给自己“定时定量”,一年要写多少篇文章。写书评就可以,因为不用愁选题。

而且,在积累不足的情况下,也只有写书评能够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选题和素材。

记住要至少写一年,看看自己的成长和变化。每篇书评不能低于字。

第2个建议:

如果你觉得1太有难度,那就练习写一些观察类/评论类/思考类的三五百字的小作文。

或者发个一二百字的朋友圈,都可以,但是,也要注意“定时定量”,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怎么写呢?文章的后面附了一个写法,大家可以参照这个方法练习写作。

最后,还是再想强调一下我自己的关键想法:

上述的原因,依然是方法层面的,最深层的原因,还是你写作的动力够不够。

当然,写作在这里可以换成其他的行为,比如拍摄vlog,画画,摄影,做手账等所有技能。

把“渴望值”拉满,一切就都好办啦!

好了,今天就分享这么多。下节课我们来分享:有哪些不踩坑的写作书籍,可以让我们不用报写作班,就能提高写作能力,实现写作变现?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anjiedw.com/bzmt/128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