掰书君曰:一贯温婉可人的小倩君这回是来拍砖的,这砖拍向一上学人人要学的拼音,用个人经验和专业知识告诉你,一年级教拼音太早啦!而且教也没教对,简直就是帮倒忙。拍砖之余,给出引入拼音的时间和更符合汉语音韵特点的教学方式。这是要改语文课本的节奏呀。
威武我大中华文字,威武我大汉语专业!
(题图来自红动中国,作者及上传者:雷锋同志:P)
------
熊孩子学拼音,不得不吐的槽
作者:李倩
开学了,一年级的小豆包语文学习的第一课,就是汉语拼音。
拼音是认字的基础吗?小学一年级一定要从a、o、e学起吗?说句小学老师不爱听的话:一年级小朋友,完全不需要学拼音。以我的个人经验来说,五岁的时候,家父不知道从哪里学了“提前认读”的前卫语文教学理念,拿我做了个实验。每天上班前教五个汉字,教过的字就贴在墙上,任何五岁孩子都拥有照相机般的记忆力,一年下来,家里的墙贴满了报纸,没费什么劲我认了将近两千个汉字,然后背起书包去上小学了。一开学当然是学拼音,老师说拼音是学习汉字的拐杖,我深以为然,因为学完拼音父亲开了点小灶,从此不认得的字就去查字典了,根本不用问人。这完全没有借助拼音认识的两千字,是我日后语文基础的第一桶金。
时隔三十年,我认识的小朋友麦兜更是令人惊讶地在五岁自动扫了盲,问是谁教的,幼儿园不承认,说我们最多教过十个二十个;妈妈也不敢邀功,因为伊甚至信奉华德福的教育理念,根本排斥早早教孩子认字。问小朋友自己,她得意地说,我自己教自己的!这不是天才故事,这一代孩子有大把益智电视节目和有声读物,自己抱着听iPad里的童书,妈妈给讲绘本,接触的都是有声有字的故事,不知不觉中就让她学会了汉字的音形联系,拿张报纸也能读得头头是道。两代人的实践证明,不从拼音开始,完全不影响小孩子认字。
回溯历史,在没有汉语拼音的数千年里,中国人也一样读书认字发蒙。虽然从语言学理论的角度来说,文字都是用来记录语音的,但汉字表意体系的特殊性,认字如同读画,于古人如是,于稚子亦如是。汉字是通过表意而后与具体时代具体地域的特定语音相联系的,说它有穿越神功一点都不为过。相比之下,现时的汉语拼音方案,记录的只是当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语音,有其相当的局限性。
讲上面的故事,完全没有全盘否定汉语拼音的意思,不必说它给中文计算机输入带来的巨大突破,即便没有计算机的时代,它对于词典检索带来的便利都让每个人受益匪浅。但它的益处,对于小学一二年纪的孩子是不是合适,则真是大人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了。
在记忆力超强的孩童时期,单凭与生俱来的神奇能力,就足够孩子认得基础汉字。此刻学习拼音,反而是加重负担。等到认得千把汉字,大量阅读需要更多词汇扩展的时候,再学拼音也不迟。始终它是个拐棍嘛,哪有人小小年纪就使拐棍的?
拼音肯定是要学的,哪怕是打电脑发短信方便也要学。小学一二年级不学,三四年级怎么都要学,而且还要扎扎实实学好。
问题是,拼音该怎么教。
朋友聊起自家孩子的困扰,小男孩十分聪明,但就是拼音学的磕磕巴巴,尤其是复韵母部分,怎么都记不住。我楞了一下,怎么我小时候最讨厌的也是复韵母。上网研究了一下如今的小学拼音教法,其实生动活泼了许多,老师的示范课件里,又是道具,又是游戏,又是图画,不似我们当年,简陋破旧的教室里顶多挂着一张汉语拼音声母表和韵母表,也没啥辅助手段,无非是年轻的老师领着一群孩子反反复复哇啦哇啦大声地念,念熟了自然倒背如流。但是,三十几年过去了,咱国的汉语拼音教学,手段丰富多了,但实质跟我小时候一样,韵母分成了四类——
单韵母:aoeiuü;复韵母:ɑi、ei、ui、ɑo、ou、iu、ie、üe、er;鼻韵母:ɑn、en、in、un、ün、ɑnɡ、enɡ、inɡ、onɡ整体认读音节:zhi、chi、shi、ri、zi、ci、si、yi、wu、yu、ye、yue、yuan、yin、yun、ying。
原谅我不厌其烦地穷尽罗列,很可能期末考试就是让孩子这么默写的。我只是想你测试一下,自己能不能背得毫厘不爽。如果作为成人你都觉得困难,也请原谅你的孩子学得步履蹒跚。因为这根本是个毫无逻辑的系统。
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教孩子,韵母表改个背法,按照这样分组背:
a、ia、ua
e、ie、üe
an、ian、uan、üan
en、in、uen、ün
ang、iang、uang
是不是容易多了?为什么这样的分组很亲切?中国人的语感都知道,这样的每一组,在诗歌里是可以押韵的,小娃儿念念也会觉得朗朗上口。如果你愿意翻翻《现代汉语词典》附录,就会发现年咱国官方正式公布的《汉语拼音方案》,韵母就是按照这样的方式排列的。根本没有所谓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之类的说法。(附上《汉语拼音方案·韵母表》)
i∣衣
uㄨ乌
üㄩ迂
aㄚ啊
ia∣ㄚ呀
uaㄨㄚ蛙
oㄛ喔
uoㄨㄛ窝
eㄜ鹅
ie∣ㄝ耶
üeㄩㄝ约
ɑiㄞ哀
uaiㄨㄞ歪
eiㄟ诶
ueiㄨㄟ威
aoㄠ熬
iao∣ㄠ腰
ouㄡ欧
iou∣ㄡ忧
anㄢ安
ian∣ㄢ烟
uɑnㄨㄢ弯
üɑnㄩㄢ冤
enㄣ恩
in∣ㄣ因
uenㄨㄣ温
ünㄩㄣ晕
anɡㄤ昂
iang∣ㄤ央
uangㄨㄤ汪
enɡㄥ亨的韵母
inɡ∣ㄥ英
uenɡㄨㄥ翁
onɡㄨㄥ轰的韵母
ionɡㄩㄥ雍
在《汉语拼音方案》里,韵母排列成矩阵,纵轴按照韵头分四列,分别是零韵头、i韵头、u韵头和ü韵头,横轴则分为十三组,每一横行都是能够押韵的。这是一个兼顾了汉语历史与现实,非常符合现代汉语音系特点和规律的排列方式。横轴标示了汉语的押韵关系,纵轴则反映跟声母的拼读规则,比如很简单地可以告诉孩子,j、q、x只能拼i行和ü行,g、k、h则只能拼零韵头行和u行,这样可比一个一个地教简单多了。
本来那么整齐漂亮的一个韵母矩阵,到了小学课本里,却无端端地要分出个单韵母、复韵母、鼻音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这既不利于把汉语的声韵特点教给孩子,更不利于讲述声母和韵母的拼写规则。在我看来,这简直是汉语拼音领域的劣币驱逐良币!也不能仗着小朋友记忆力好,就欺负人家啊。而且咱国的拼音是小学一上学就教,女孩子瞬时记忆好,立马显出了学习优势,最可怜就是那些混混沌沌的半大小子。调查过身边一些成年男人,纷纷表示小学拼音,尤其是韵母很难学,捎带后来连英语也心生厌烦。
作为一个学术八卦爱好者,我十分好奇这种变化是什么时候发生的,甚至请教过参与制定《汉语拼音方案》的百岁老前辈。老先生说,拼音方案是当年的文字改革委员会制订的,但教材是教育部组织编订的,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老先生讳莫如深。在我的猜测里,变化也许与跟六七十年代学界刻意与传统划清界限有关,单韵母复韵母的思路显然是从西方语言学领域里引入的概念,当时的“西”,大抵还不是欧美,而是苏俄。以为小孩子先学单个韵母,然后学音素组合的复韵母是由易到难,殊不知这根本割裂了每个人都有天然语感的汉语基本音韵特征。
说老实话,直到语言学研究生毕业,我也没看出来把汉语的韵母分成单韵母复韵母到底有啥用处,它既不能说明汉语语言演变规律,也不能用于解释不同方言之间的差异与对应。很想跟家有小儿的朋友们建议,别再无厘头地背ɑi、ei、ui、ɑo、ou、iu啦,跟着《汉语拼音方案》教孩子拼音吧,趁着小人儿记忆力超群,还不如背背《声律启蒙》。这本清人车万育编写的训练儿童对对子、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虚实应对。每个韵部两百来字,也就是两三条微博的长度,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读来如唱歌般。可是我又纠结,跟着《拼音方案》学的拼音,大概应付不了孩子的期末考试,有父母愿意挑战小学老师至高无上的权威吗?一声叹息。
======
附上小倩精制《声律启蒙》有声版(一东韵),读音经过反复核对,讲求的就是专业性。点击本页底端左侧蓝色小字“阅读原文”即可收听。
李倩,科班出身的语言观察者,产量有限的专栏作家,半路出家的电台主播,自学成才的fusion厨娘,不可自拔的植物控。
~跛婆摸佛的芬歌献~
往期重点文章推荐。以下内是关键词,冒号后面是作者和文章名。例如,输入“薛英雄”,可看到该文全文(注意:一定要与内的字完全一样才点播得到哦)。
严优:薛仁贵与薛平贵
齐寅:新加坡鞭刑一二三
赵爽:如何文艺地记住那些世界明星级蝴蝶(知识帖)
李倩:山毛榉的黑暗森林
(荐书)徐刚《美丽汉字》+《孔子之道与论语其书》
严优:从“中国元素”进阶“中国结构”,以及小议少女动画之当行(影评)
青禾:麻麻拔拔,咱们家到底有多少钱?!
赵爽:皇太极和他的“大博氏”们
龙乐乐:视觉系伪球迷特饮~16强进阶期·分国籍·6款
严优:养猫物语第二季-救猫行动、周记明星猫、治疗近视眼
黄慧靖:司徒雷登:一个人、一座校园以及一个梦想之国
严优:从前我霸叭这样养猫(写给孩子们的故事)
掰书君:选录许渊冲译《论语》20短句
童自明:P大的小明同学-军装
赵爽:“终天之憾”-你该了解的《归来》前传
严优:镜中的女演员(小说)
黄慧靖:美国奥兰多迪士尼游园攻略(超过实况美图)
严优:舌尖上的“但是”;赵爽:资深电视编导小评《舌尖》2;及更多人的观点……
齐寅:《舌尖上的中国·家常》之无责任吐槽
朱华颖:29楼的小明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
赵爽:别光顾着舌头啦,陪小盆友看几部原版经典纪录片吧
齐寅:这回从“瘸马”越狱故事讲起
李倩:很近了,但是不够低
黄慧靖:读书日,晒晒印在法朗上的《小王子》及其它
狂拍哥+优同学:从辘轳、菩提到夫子、耶稣乃至霾:《星你》“胸中生尘”典故的前世今生
鲲鹏:潘金莲的存在感与西门庆的摩尼珠
严优:青冢前的二人转,一出highlight了清明节的好戏
李倩:一个道歉声明的文本分析
黄慧靖:美国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那些珍宝(图,多)
严优:春了,青年们,春了(评荐四支与春有关的元散曲)
赵爽:北京花地图
齐寅:严肃些,我们谈谈反恐吧(上)
朱华颖:普通香港人的从容和教养
北大:一流大学还是三流大学?
杨静:从马航事件看中国媒体传播的局限性
李教授推荐一组爱情诗:要么爱,要么孤老终生
文珍:盗梦赤子(迪卡普里奥)
赵爽:没演全的真实版《红楼梦》—顺治帝与董鄂妃
齐寅:东莞遇到新加坡
严优:《星你》……时间线、伪禁欲主义以及千的二(续上期)
严优:《星你》里的萌物、时间线和伪禁欲主义(之一)
掰书君:《诗经》·霾·鉴赏(你们这帮无可救药的文艺青年)
李倩:霾,以及一只小狐狸
梁山:复旦的黄洋被毒案都判了,清华朱令案的元凶呢?
张三哥:瞎掰T朝的移民和国籍政策
严优:月老有张杀人榜
掰书君全部幻身:搞笑又有爱的马年微春晚
李倩:“年”到底是不是一头怪兽?
掰书君:放鞭炮时做不得的事!(提醒熊孩子)
赵爽:买新鞋,过大年
齐寅:三代成峇-从“香港人优先”往前倒
:李倩-当我们吃日本京料理时我们在吃什么
:赵爽-老佛爷坐火车小史&李鸿章的“体验”营销
:狂拍哥-元旦君再起底:农历老爹和洋历干爹掐架史
:严优-“元旦君”的前世今生
:张三哥-人人生而平等,逐词瞎掰美国独立宣言精神
:冬儿-舍得让你的孩子cryout吗
:严优-张生和崔莺莺为啥子结不成婚-狗血or树新风?
:齐寅-色字头上九把刀
:李倩-理想老太太的样板
:严优-那个炫装备的时刻:张生为什么公开“女妖”的情书
:严优-论点赞党、图标党好评论党之异同及其各自对网舆环境的影响力
:杨静-年,我们都是机器人
:赵爽-小二,切二斤熟牛肉
张三哥-钓丝的坎坷童年和凤凰男的伟大一生
:齐寅-非议、红颜与失落的画作……徐悲鸿的南洋情义劫
:张三哥-中美民众血拼表现大比较&古今血拼小考
:严优-你也许不知道的茜茜公主以及她身后的“女神经济”
:张三哥-限制级感恩节历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anjiedw.com/bzmt/12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