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东不断增强普法的针对性、实效性,搭建好制度建设和机制配套的四梁八柱,为普法落地见成效找到了突破口。
“一把手”述法
选人用人“法治导向”形成
在广东,党政主要负责人进行专题述法、年终述法已成常态。
广东省司法厅一级巡视员张荣辉告诉记者,从年开始,广东率先探索实行党政主要负责人在党委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召开的会议上,就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进行专题述职报告工作。目前,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个县(市、区)全面开展了专题述法工作。
年底,广东作为4个试点省份之一,将开展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列入年终述职,通过“四张清单”,将述职内容具体细化。自年12月以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工作部门和21个地级以上市、个市(县、区)已完成试点工作,市县两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参加试点人,省市县三级党委、政府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试点人。
广东省委依法治省办秘书处处长罗耀贤介绍,党政主要负责人年终述法,并列入年终述职内容已经开展一年有余,广东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各级党委选人用人的“法治导向”初步形成。各项工作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全省行政复议案件经复议后被诉率19.4%,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办理的一审行政应诉案件中,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为27.30%,走在全国前列。
广东省委组织部在干部工作中,把抓好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把能否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评价班子考察干部的重要依据。
而在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进程不断加快。目前全省70%以上的县(区)、90%以上的乡镇(街道)、50%以上的村(社区)达到省级创建标准。
“谁执法谁普法”
普法资源整合更有力
年11月19日上午,广东省国家机关民法典学习宣传暨“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会上,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妇联等单位作为年度评议对象,在会上作普法责任制落实情况履职报告,并接受评议团现场评议。此次评议活动结合民法典学习宣传和“七五”普法总结验收进行,前期社会评议5天网上投票近54万人次,总访问量近万次。据了解,这是广东自年创新这一评议模式起,连续第四年举办的“谁执法谁普法”履职报告评议活动。
据统计,年至目前,广东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个县(市区)全覆盖开展评议活动,省、市、县(市、区)三级共评议国家机关多个,较好实现评议活动常态化、规范化,有力推动各级国家机关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谁主管谁负责”普法主体责任。该项目年被中央政法委评为全国全面深化政法改革经验做法唯一普法类工作项目,去年又被司法部推荐为中央政法委“十三五”创新典型案例。
宪法教育大课堂
点燃青少年学法热情
为给全省青少年学生带来一场终生难忘的宪法教育课,广东省普法办、省司法厅会同省教育厅、团省委启动宪法教育进校园活动建立起“省级统一标准、地市主导落实、多方共同联动”的推进模式,搭建起“一主题、多案例、全覆盖”的布局设计,架构起针对性强、特点鲜明的青少年“宪法教育大课堂”。
记者了解到,各地市将“宪法教育大课堂”送进了每一个偏远乡镇。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开讲至今线下教学不过一年多的时间,现已开展1.3万余场活动,覆盖了全省80%以上的中小学校,听课学生达余万。八成以上课堂均有四套班子成员到场听课,地方政府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宪法教育大课堂”已经发展成为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的模式,受众只需打开教材扫码就可观看“宪法教育大课堂”教学视频内容。“ 张荣辉说,广东还将结合新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继续打造法治文化节、开展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谁执法谁普法”履职评议等普法品牌,将法治文化深植干部群众内心,让群众尊法守法遇事找法成为习惯,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
文章来源丨法治日报
记者
邓君
编辑丨徐千惠张傲洋
司法部出品
欢迎投稿到邮箱sfblwtg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anjiedw.com/bzyx/12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