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布了征文通知之后,我们陆陆续续收到了好些文章
讲述和《国家电网报》的深厚情谊,
娓娓道来一个个好故事
今天,电网君为大家呈上第一篇征文~
01
陈富强
一个时代
——写在《国家电网报》创刊十年之际
收到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的通知,有些意外,也有些惊喜。我写于年春节的一部报告文学《保卫电网》入选《中国报纸副刊作品精选》(-)一书。这是一部时间跨度长达20年的选本,选编者从全国浩瀚的副刊作品海洋里慧眼识中《保卫电网》,令我有受宠若惊之感。
根据研究会要求,我对作品进行了仔细校核。校核的过程,仿佛让我回到年的冬天,那个令几乎所有电网人难忘的日子。正如作品的一个人物于晶所说的那样:“天空给了大地一点洁白的颜色,50年不遇的大雪就覆盖了中国的南方。”那年的持续冰冻雨雪灾害,几乎将浙江电网撕裂成几片,数万电网人,卧冰踏雪、昼夜奋战,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将电网修复,创造了中国电网抢修的奇迹。作为浙江电网一员,我耳闻见证了整个抢修过程。在抢修一线,那些普通的电网员工,在常人难以想象的环境里,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意志,抒写着一个产业群体朴素而崇高的情怀。尽管正值春节,我也无法让自己平静下来,从一线采访回来后,我利用大年初一至初三,连续三天时间,在江南潮湿阴冷空的房间里,面对电脑,几乎一气呵成,创作了这部多字的《保卫电网》。
初三午夜,敲下作品的最后一个句号,我如释重负,连电脑也来不及关,就和衣躺在床上,沉沉地睡去了。次日上午,对作品作了润色后,通过电子邮件发往《国家电网报》。大约不到一周时间,报纸就以差不多一个整版再加小半个版面的篇幅,全文发表了《保卫电网》。作品发表后,在浙江电网,《国家电网报》一时洛阳纸贵,认识我的朋友见到我,必谈《保卫电网》。而在这之前,冰雪灾害刚刚对电网造成重大损伤的时候,浙江省作家协会党组领导打电话给我,希望浙江作家不要在抗灾中缺席,而此时,我正在浙西南山区电网抢修现场。《保卫电网》是当时国内最早以报告文学样式表现抗冰救灾的作品,随后,包括浙江日报在内的一些报刊先后选发了《保卫电网》。但在我心里,只有《国家电网报》发表的全文真实地体现了我最初的创作意图。
作品发表时,抢修电网的战役还在继续。我觉得,这部作品还不能全面体现整个浙江电网员工面对灾难时表现出来的无畏、坚定与从容。特别是在沿海大通道的抢修中,更多的人和事值得我去讴歌。在接下来的采访和写作过程中,我常常被可敬的电网员工所感动,甚至于落泪。我想,我有无数理由,必须写下他们的勇于担当与默默无闻,他们代表了一代产业工人的形象,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够读到他们在大灾大难面前的无私与崇高。继《保卫电网》后,我又在较短时间内,写出了《抢救大动脉》。这两部作品发表后,转载率颇高。
《国家电网报》作为这部作品的首发报纸,给了《保卫电网》不少荣誉,在获得《国家电网报》年度好新闻一等奖的同时,还推荐其参评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初评暨’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并获得金奖。作品当年还获得第二十三届中国产业经济新闻奖一等奖。
对于我的创作生涯而言,《保卫电网》只是一个节点,但我与《国家电网报》的联系,却因为它而更加紧密了。后来,《国家电网报》副刊一度开出作家个人专栏,我有幸成为其中之一。在差不多近两年时间里,我写了大约3万多字的专栏稿,悉数为电力题材。在我创作的作品中,电力题材占了很大份额,我一直以电力作家自居,创作电力题材的作品也相对得心应手。电力行业作为一个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行业,有很多重大事件,平凡人物值得我们去书写。
一转眼,《国家电网报》创刊已经十年,整整一个时代,也是国家电网公司发展最迅速的十年。作为亲历者和见证者,《国家电网报》记录了企业的成长。很多年以后,当我们翻看《国家电网报》,会发现,曾经的纸上蓝图已经变为现实,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已经与这张报纸密不可分。它记录下的企业变迁史,何尝不是我们每个电网员工的成长史。
作者简介:
陈富强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中国电力作家协会副主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anjiedw.com/shry/11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