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5-30 16:43:05   点击数:

汉字寻根之旅简化字的前世今生和未来

发布时间:2022-5-30 16:43:05   点击数:
北京皮肤科最好医院 http://m.39.net/news/a_6508755.html

点击蓝字

  

△《通用规范汉字表》

该字表还将一批原来的异体字收入表中,如犇、喆、淼、堃等,让这些字成为规范字。

  

△一批异体字转正

5

慎终追远,继往开来

汉字的演变像一条奔涌的大河,在近代突然出现一股怒浪狂飙,我刚才只是匆匆采撷了几朵浪花,但是小心脏却还在突突直跳,感觉好险,又感觉好庆幸。

幸好我们现在没有真得“进化”到拼音文字,否则,咱们的语文课在小学一年级就可以毕业了。

往事虽然尘埃落定,但是争议、困惑、误解依然存在,跳过历史材料的考证,只报告一下自己的观后感。

1 搁置争议,耐心研究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唯一绵延年未断绝的文明,汉字是唯一的、与众不同的表意文字,西方的语言学经验无法理解和解释它,即使我们自己,到现在对于汉字的研究也还在初级阶段。

现在最需要做的是搁置繁简字的争议,再认真地耐心地研究年,中华文化向来以岁为朝暮,要有这个文化定力,利用更多的考古资料,也许还会发现更早的夏代文字,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逐步构建出严密、实用的汉字知识系统,为后代打好基础。

同时,加快整理、推广已有的汉字研究成果,面向中小学和社会大众普及汉字知识,提升语文教学效率和全社会的汉字、汉语应用水平。

2 尽快增加经史类典籍的阅读

当前造成古籍阅读障碍的首要问题,并不是简体字障碍,而是经史典籍基础和传统文化知识的严重缺失,以及白话文和文言文的割裂。

简体字的障碍会有,但不是首要的,比如,我自己可以阅读很多不带标点的繁体字古籍,但也经常会碰到不少繁体字障碍,勤查字典就行,谈不上是什么大问题。但是,要是读中医、天文、地理类古籍,因为没有背景知识,难度就会很大,所以,首要问题是经史典籍和传统文化常识的缺失。

因此,建议在中小学增加经史类典籍的阅读,在文言文中可以适当标注繁体字,逐步减小简、繁识读障碍。

3 既要学文字,更要学文化

如果仅仅把文字看成是一种记录日常口语的工具,如果比快速、高效的话,当然越简单越好,拼音文字优于简化字,简化字优于繁体字。

但是,这种看法太短视,太功利了,而且对于汉字和汉语不切实际。汉语不仅有口头语,还有书面语,有各种押韵、对偶风格的文体,汉字作为民族的文化基因,还记录了人类历史上最丰富的典籍。只盯着汉字的工具属性,无异于把一件檀木花雕削成一根筷子来用。

从一般的标准看,一个人如果学会了用文字记录穿衣吃饭、花草猫狗,他就不再是文盲了,但是他很可能还没有文化。同理,仅仅学好了数理化,也很可能还没有文化。

当前的语文课偏重技能和知识(其实只是知识碎片),忽视了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涵养,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馆主荐读

汉字寻根之旅:从甲骨文到简化字三味书屋的三长和两短(附音频+解读)

  原创

水木馆主

编辑

祁蕊

美编

徐静

-相关推荐-

《我们的文字》

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编著

穿越三千年历史的时间隧道

感受震撼心灵的文字之美

↑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anjiedw.com/bsdz/129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