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名词解释
01
报刊部分
《新青年》地位:“五四”时期最著名的舆论阵地,它的创刊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时地人:年9月15在上海创刊,陈独秀是其创办人、主编及主要撰稿人。内容:在新文化运动中,《新青年》成为主要阵地。从创刊到年7月止,共9卷。主编人有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胡适,李大钊等。该报刊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陈独秀主撰(年9月—年11月)是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的宣传舆论中心,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发起批孔运动和文学革命运动,激进民主主义者倡导新文化运动的主要舆论阵地。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贡献有:1提倡自由民主,反对封建礼教,开展批孔运动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3发起文学革命运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2)第二阶段编辑部同仁轮流主编(年12月—年8月)由民主主义刊物向社会主义刊物过渡,以李大钊发表的《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为过渡标志。李大钊:“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陈独秀:《本质宣言》、“劳动节纪念专号”、《劳动者的觉悟》、《MayDay运动史》3)第三阶段中共上海发起组机关刊物(年9月—年7月)《俄罗斯研究》专栏评价:总的来说,《新青年》前期对民主和科学的宣传,没有超出旧民主主义思想的范畴,但是它唤醒了青年一代冲破封建思想的牢笼,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为当时媒体的新闻传播增添了新内容。《敬告青年》地位:它是陈独秀在《新青年》创刊号上发表的带有发刊词性质的一篇文章。内容:该文针对封建思想文化的束缚,打出了科学和民主的大旗,向青年读者提出了六个方面的要求,希望青年自觉奋斗:(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三)进取的而非隐退的;(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评价:陈独秀向读者疾呼:“国人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他号召青年奋起追求解放,摆脱中国教干年封建思想文化的缚束。因此,可以说《敬告青年》就是一篇反封建的檄文。《每周评论》地位:一份小型政治时事评论报纸、机关报,五四时期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时地人:年12月22日创刊于北京,前25期由陈独秀负责主编,从26期起,由胡适主编。内容:其内容很丰富,主要有:(一)歌颂十月革命,介绍马克思主义;(二)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三)支持《新青年》的文学革命,重点报道五四运动,更重要的是,它重点报道了五四运动,坚持正确和舆论导向。评价:它创刊的宗旨是“主张公理,反对强权”,它“重在批评事实”,把思想文化斗争和政治斗争紧密结合起来,政治思想内容丰富,议论精壁。《湘江评论》地位:湖南学生联合会机关报。时地人:年7月14日创刊于长沙,由毛泽东主编。内容:它是一张小型周报,主要任务是传播“新思潮”。以述评为主,时事报道和评论相结合,从形式到内容,丰富多彩,引人注目,其新闻、评论全部用白话文写作。其实出内容有:(一)热情歌颂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及其对世界革命的影响;(二)进行了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宣传;(三)阐述了“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的思想。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是向旧世界宣战的号角。《共产党》月刊地位:中共上海发起组创办的半公开理论机关刊物。时地人:年11月7日创刊,由李达主编。内容:《共产党》月刊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1)宣传有关共产党建设的知识,介绍第三国际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实际情况、文献资料。(2)论述中国革命的道路和党的纲领策略。(3)向工农兵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主,报道国内工人运动的发展动态。评价:它不仅是早期共产主义者学习党的基本知识的必读教材,而且是各地共产主义小组交流思想、沟通情况、酝酿建党的一条重要纽带。《劳动界》地位:以马克思主义作指导的工人刊物。时地人:年8月15日创刊,中共上海发起组创办,李汉俊任主编。内容:该刊的宗旨是“改良劳动阶级的境遇”。它用浅显的语言,生动的事例,向工人介绍劳动创造价值和资本家剥削剩余价值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它还报道国内工人运动情况,尤其是国内各地成立工会,开展罢工斗争的消息,为工人读者传递自己阶级的消息,促进工人和觉醒。评价:它把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初步结合起来,促进了我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展。《劳动者》时地人:它是广东共产主义小组年10月3日在广州创刊的。内容:该刊创刊的目的也是向工人灌输马克思主义,从而进一步将工人组织起来,推翻现存制度,实现社会主义。从内容上看,它比《劳动界》和《劳动音》要逊色得多。由于无政府主义者对刊物编辑的影响,该刊存在无政府主义和工团主义倾向。《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地位:天津学生联合会的机关报。时地人:年7月21日创刊,周恩来主编。内容:该报为对开大张日报,后改为三日刊,有时还发行号上。以评述为重点,还以大量篇幅报道学生运动、工人罢工斗争,并派出“特派员”专程赴山东采访,还发行号外支持山东学生群众代表赴京请愿。它以“革命者既要改造社会,又要在这一斗争中自觉改造自己思想”作为该报宣传的宗旨。评价:广大读者称赞它是天津的“新曙光”,评价它是“全国的学生会报冠”。四大副刊“五四”期间,许多报纸的副刊改变了以前消闲低级趣味性质,变成介绍新思想,新知识,新文艺和反对封建思想文化的阵地,有的还传播了马列主义,其中影响较大有以下几大著名副刊。(一)北京《晨报》副刊。《晨报》原来第7版具有副刊性质,后来在李大钊的指导和帮助下,对这一段进行改革,主要是增加了介绍“新修养、新知识、新思想”和《自由论坛》和《马克思研究》等栏目,使其成为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传播社会主义思潮的新园地。年10月12日起,第7版单张出版,刊名《晨报副隽》,由孙伏园主编,鲁迅撰稿支持。这一副刊在思想文艺界有着广泛影响,为发展新文学作出了贡献。(二)上海《民国日报》的《觉悟》副刊。年6月16日起,该报取消了《民国闲话》和《民国小说》两个副刊,另办《觉悟》副刊,由邵力子主编。它大力宣传反封建的民主主义思想,并开始介绍社会主义思潮。年12月,《民国日报》被国民党右派掌握后,《觉悟》失去了进步作用。(三)上海《时事新报》和《学灯》副刊。年3月4日创刊。除主要介绍资产阶级学术文化外,还曾刊登过有关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此外还曾发表过李大刈、陈望道的文章和郭沫若早期的诗作。后来该刊向右转,脱离进步文化潮流。(四)北京《京报》的《京报副刊》。创刊于年,孙伏园主编。年随着邵飘萍被害而停刊。鲁迅经常为它撰稿。该刊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支持群众爱国运动。提倡新文化,曾与“甲寅派”,“现代评论派”展开论战,影响广泛。02
重要组织
中俄通讯社地位:我国第一家无产阶级通讯社。时地人:年7月在上海创产,由共产国际工作组和上海发起组领导创办。简称中俄社,年5月5日起,改称华俄通讯社,简称华俄社,社长杨明斋。内容:中俄社的主要任务是沟通中,俄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向中国人民介绍列宁的革命理论、俄国革命的成果与经验,同时向俄国人民介绍中国革命开展的情况。它一方面根据俄国和共产国际的精神,翻译俄文资料,写成中国消息供中国报纸采用;另一方面将中国报刊资料译成俄文,供苏俄报刊采用。年8月1日,中俄社停止工作。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地位:我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时地人:年10月4日成立,由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兼任会长,北京大学文科教授徐宝璜任副会长,徐宝璜和《京报》社长邵飘萍是专任导师。内容:该会还出版《新闻周刊》,为我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刊物。该研究会以“研究新闻学理,增长新闻经验,以谋新闻事业之发展”为宗旨。它的创办,标志着我国将新闻作为一门科学进行研究的开端,也是我国新闻教育文业的开端。03
著名报人
徐宝璜我国早期著名新闻教育家、新闻学者。年赴美国留学,学习经济和新闻学。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晨报》编辑。年起,先后在北京民国大学,朝阳大学、中国大学、平民大学等任教,主讲新闻、经济方面的课程,年6月1日在北平病逝。所著的《新闻学大意》是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本新闻学专著。学界泰斗蔡元培为该书作序,称其为“在我国新闻界实为‘破天荒’之作”。陈独秀:五四运动时期的著名政治活动家和政论家。《新青年》的创办人、主编、主要撰稿人。年与李大钊等合办《每周评论》。通过对这两个报刊的编撰,毛泽东对其评价他成为新文化运动战线上的“总司令”。陈独秀在《新青年》创刊号上发表了有发刊词性质的纲领性政论《敬告青年》一文。广大青年推崇陈独秀是“思想界的明星”。提出六方面要求:①自主的而非奴隶的②进步的而非保守的③进取的而非退隐的④世界的而非锁国的⑤实利的而非虚文的⑥科学的而非想象的。陈独秀提倡的科学内容包括了科学和民主。李大钊河北乐亭人,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的卓越宣传家,中国无产阶级新闻活动的先驱。他揭开了我国报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页。年从日本寄给《新青年》第一篇稿件《青春》。年李大刊在报刊上发表了几篇热情歌颂十月革命的文章,有《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五四运动前夕,李大钊把轮值主编的《新青年》第6卷第5号编成《马克思研究》专号,写了长篇论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李大钊是《新青年》编辑部中接受并宣传十月革命的第一人,把新文化运动推向了新阶段。瞿秋白我国最早无产阶级新闻记者,中共中央领导人之一,中共早期新闻事业缔造者。1.年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和郑振铎等创办《新社会》旬刊。2.从年初到年底,他坚持在苏联采访活动两年,辛勤采写了《共产主义之人间化》等数十篇新闻、通讯,发表在两报上的有50多篇,他还写了著名散文集《俄乡纪程》、《赤都心史》等书。3.在苏俄期间,于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脱离了与《晨报》、《时事新报》的关系,“五卅”时编辑《热血日报》。4.年主编《布尔什维克》杂志。5.在30年代上海发起劳动左翼文化运动,指导《文艺新闻》出版和中国左翼记者联盟成立。6.在年主编《红色中华》报7.在年6月福建长汀遇难范长江(通讯著称)著名新闻工作者,四川人。1.曾为北平《晨报》、《世界日报》和天津《益世报》写稿,其后为《大公报》撰稿。2.在年,出版《中国的西北角》。首次客观、公正报道红军长征情况。3.在年,范长江据陕北采访材料,在《大公报》上发表《动荡中之西北大局》,在国内第一次披露西安事变真相,和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引起轰动。《中国的西北角》和《赛上行》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国民党腐败和人民生活痛苦,是范长江的代表作。4.在年,发起创办“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新中国成立后任《人民日报》社长。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爱国民主主义记者变成无产阶级新闻战士6.在年后,以范长江命名的新闻奖“范长江新闻奖”开始举办,以奖励全国中青年记者所取得的优秀成果。它的作品以纪实方式谈古论今,既有历史、地理、人文知识,又有重大政治消息,笔触生动有感情,为我国通讯写作提供新经验和新样本。第二部分:简答题
1、简述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人在《新青年》各自发挥了什么作用?(一)历史背景:在内忧外患的紧迫形势下,部分辛亥革命进步人士思想趋于保守,而一批先进人士在对现实教训的课思后,明白要在中国实现民主共和政治,必须首先从思想启蒙入手,广泛开展一次“改造国民性”的思想运动,在这种背景和指导思想上,陈独秀创办了《新青年》之后改版,使得一大批进步人士加入到《新青年》的编撰工作中来,他们为《新青年》的成长作出了贡献。(二)陈独秀对《新青年》的贡献作为《新青年》的创办人和长期的主编、主持人,陈独秀主要从三个方面领导了《新青年》的发展:a、制定刊物宗旨和不同阶段的办刊方针;b、提出开展思想文化斗争的原则;c、组织编者、作者和读者队伍。另外,他还是《新青年》的主要撰稿人。(三)李大钊对《新青年》的贡献李大钊作为初具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首先揭开了我国报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页。A、简明,系统地向读者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丰富《新青年》,使其日益倾向社会主义。B、改版《新青年》,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来宣传。C、长期为《新青年》撰稿和编辑,为《新青年》后期转变为社会主义刊物打下了基础。(四)鲁迅对《新青年》的贡献A、为《新青年》撰稿B、发表《孔乙己》、《药》等小说以及杂文章篇,将其白话文学作品与反封建主义斗争结合起来,是批判现实主义的典范。(五)胡适对《新青年》的贡献。A、为《新青年》编辑、撰稿;B、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拉开文学革命序幕。C、大力提倡白话文。(六)总评: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人加盟《新青年》,不断为其撰稿、编辑,而且,借此宣传阵地,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提倡白语,使次《新青年》后期转变为社会主义刊物,对其成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2、《每周评论》的报道、评论特色。后期的变化及对五四运动的作用。(一)《每周评论》是五四时期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它与《新青年》相配合,将新文化运动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二)报道评论特色:“重在批评事实”,半思想文化斗争和政治斗争紧密结合起来。它在加强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政治时事报道评述,将报道和评论结合起来。其思想内容丰富,议论精辟:A、歌颂十月革命,介绍马克思主义。先后发表了《新纪元》、《二十世纪俄罗斯的革命》等进步文章。B、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发表文章揭露帝国主义的罪恶和封建军阀的懦弱。C、支持《新青年》的文学革命,重点报道五四运动,对《新青年》倡导的文学革命运动,《每周评论》大力支持,积极配合。它重点报道了五四运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三)后期变化《每周评论》前期是反帝反封、宣传社会主义的刊物,从26期起,因陈独秀被捕,李大钊出走,在胡适接手主持下,改变了它的革命政治方向,挑起“问题与主人”的论战,成为宣传实用主义的刊物。(四)对五四运动的贡献A、重点报道五四运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五四运动暴发后,全国新闻界大力报道评论,在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政府上空前一致,发挥了重要的舆论作用。《每周评论》也不例外。B、发挥了积极的舆论先导作用。五四运动爆发后,《每周评论》对运动作了连续系统报道,及时评论,给予支持与引导。C、与其它民主报刊结成地形的反帝反封建统一战线,针对帝国主义,北洋军阀报刊攻击五国运动的谬论进行了反击。针对《顺天时报》、《公言报》对五四运动的攻击,《每周评论》针锋相对的进行反击,这种反击,团结了进步舆论,孤立了反动舆论,给五四运动以有力的支持。D、进行了争取言论出版自由的斗争为了充分报道五四运动,面对北洋政府对进一步言论的摧残,《每周评论》进行了争取言论出版自由的斗争。3、简要评述李大钊的报刊活动及其贡献。(一)历史背景:正当中国新文化运动发展到高潮之际,俄国十月革命的断声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李大钊等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敏锐地意识到马克思主义也是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强大的思想武器,并在《新青年》等报刊上发表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揭开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的一页。(2)李大钊的报刊活动年,他在天津担任北洋法政学会的《言治》月刊的编辑。年春,在日本主编出版留日学生总会机关刊物《民彝》创刊号,并为《甲寅》月刊、《新青年》写稿。年4月回国后,担任《新青年》特约撰稿人。年初被聘为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参加《新青年》编撰工作。年领导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出版《劳动音》周刊。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大革命时期,指导创办《工人周刊》、《政治生活》周刊、《国民新报》等,称为《新青年》季刊、《向导》、北京、《晨报》等报刊撰稿。年4月28日在北京牺牲。(3)总评:李大钊在“五四”运动时期,利用报刊,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传播的传播作出了杰出贡献。4、简述我国新闻工作在“五四”时期的改革。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推动下,我国新闻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新闻工作也在多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几乎所有报刊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开创自由讨论的同气《新青年》等宣传新文化的报刊,冲破封建统治的桎梏,促成了思想解放,形成自由讨论的民主风气,使报刊成为百家争鸣的园地。(二)政论传统的恢复与发展《新青年》发起新文化运动后,广泛采用社论、专论、代论、来论、外化等多种形式,打破了民国以来报刊万马齐暗的沉闷局面,政论重新受到重视并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三)倡导白话文,使用新式标点,新文风和出现《新青年》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使我国报刊文同一新。在其影响下,五四运动中涌现的数百种报刊纷纷采用白话文、新标点。这些改革,经历了一番和封建旧势力的斗争。(四)副刊的革新“五四”以前,我国报纸副刊一般多是消闲性的读物,多数格调不高,不少副刊还充斥低级趣味的,黄色的内容。在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下,重视副刊成为报界的普遍现象,有的报纸副刊比正刊更出名。报纸副刊革新取次突破性和进展,为办好报纸副刊提供了有益经验,其意义源远流长。(五)报纸版面编排和新闻采写业务的改进在报红版面编排方面,头版头条已是最新发生的国内外重大新闻、报纸分栏形式多样,专栏增多,且注意创新。标题的制作努力做到醒目引人。在新闻采写方面,不少报纸聘设特派记者,开辟国内外新闻来源,重视直接采访报道,盒内上消息、通讯比重增加,并出现了一批有价值的新闻作品。5、简述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产生的历史条件,代表刊物和特点。(一)历史背景条件五四运动后,一批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迅速接受马克思主主,向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开始兴起。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相继成立。在筹建中国共产党的过程中,迫切需要有自己的新闻舆论工具来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的知识,发动和组织工人运动。于是,我国无产阶级的新了事业就应运而生。(二)代表刊物A、改组后的《新青年》改组后的《新青年》进行了改革,向广大读者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启蒙教育,坚持传播马克思主义,对错误思想作了强力的反击。B、《劳动界》它用浅显的语言,生动的事例,向工人介绍劳动创造价值和资本家剥削剩余价值等马克思主义理论。(三)特点我国首批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具有这样的特点:以向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者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基本任务;有目的、有组织的进行宣传鼓动和新闻报道工作;新闻宣传工作与建党的组织工作紧密结合,相辅而行。(四)总评我国首批无产阶级新闻事业是我国新闻史上前所未有的新型新闻事业,但它也继承了我国新闻事业的民主传统,代表了我国新闻事业前进发展的前进方向。中新史·往期回顾
公益新传考研笔记?中新史难背?那是你缺少这份表格。
公益新传考研笔记?中新史必考的十四个专题List。
中新史考点清单?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中新史考点清单?第二章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中新史考点清单?第三章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与发展
中新史考点清单?第四章清末新闻传播事业
中新史考点清单?第五章民国初年的新闻传播事业
新传考研理想岛丨原创笔记
《救命手册之新闻业务名词》
《救命手册之新传热词名词》
冲刺热点专题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新闻舆论"四力"
新闻专业主义
纸媒转型
电视媒体转型
网络空间治理
“中央厨房"
大数据与数据新闻
县级融媒体建设
算法新闻
网络舆论专题
舆论监督专题
后真相
网络直播
网络游戏
非虚构写作
人工智能+机器人新闻
短视频
粉丝文化
泛娱乐化
媒介失范
亚文化
网络热词
5G专题
区块链
主流媒体和新型主流媒体
MCN
新闻实务笔记
新闻实务简答题梳理(一)
(二)
(三)
新闻采访易考名词解释
新闻写作易考名词解释(一)
(二)
(三)
新闻编辑易考名词解释(一)
(二)
(三)
中新史笔记
中新史难背?那是你缺少这份表格
中新史必考的十四个专题List
新传前沿热门名词解释
建设性新闻、H5、数据新闻、数字劳工、米姆
VLOG、融合媒体、中央厨房、网络直播、亚文化
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小程序
算法新闻、算法推荐、被遗忘权、媒介审判、非虚构写作
沉浸式新闻、可视化新闻、MCN,信息茧房、政治传播
5G、网络民粹主义、后真相、烂尾新闻、迭代新闻
智媒体、平台型媒体、政治传播、公共传播、危机传播
机器新闻、临场化新闻、两微一端、健康传播、科学传播
新闻游戏、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新闻反转、场景
知识付费、共享经济、长尾效应、整合营销
PGC、UGC、PUGC、OGC、MGC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回音室、建构式新闻效应、网络隐私权、泛娱乐化
名词抽背
专栏
社会化媒体
拉扎斯菲尔德
拉斯韦尔
国际传播
信息茧房
社交媒体
霍夫兰
信息主权
文化帝国主义
反转新闻
虚假新闻
媒介素养
舆论引导
媒介审判
新闻价值
文化霸权
魔弹论
伊里调查
刻板成见
第三人效果
拟态环境
把关人
议程设置
公共传播
公益新传考研
拉斯韦尔模式/5W模式
信息
消息
公益新传考研
信息社会
练题计划
专栏
简答题:请简述数据新闻的特点
简答题:简述传感器新闻的优势。
简答题:什么是新闻"中央厨房"?
论述题:新闻视频化趋势给传统媒体带来哪些变化?
简答题:"区块链+"时代媒体的机遇和挑战
简答题:媒体有哪些分类?
论述题:谈谈你对对四全媒体的理解
简答题:新闻算法推送的利与弊。
简答题:新闻价值在社交媒体中的变化
简答题:谈谈群体规范的形成过程。
简答题:互联网时代对新闻记者提出哪些要求?
简答题:说说你对媒介接近权的认识
论述题:信息房的危害。
简答题:解释性报道的事实性包括哪些方面。
其余资料
《新闻传播学辞典》名词解释PDE
《传媒经济学教程(第二版)》笔记PDE
期待你的宠爱??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anjiedw.com/bzdw/11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