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1-23 15:58:10   点击数:

又上报纸了学校的这项创新工作,走在l

发布时间:2020-11-23 15:58:10   点击数:

5月26日现代金报整版报道

现代金报“教改前沿”栏目报道我校心育创新工作

阅读全文

这所学校每班特设两名心理委员

破解成长密码

今年2月,一场疫情突如其来,学生宅家学习,有人感觉“特别不开心”。为让孩子们笑对困难与困惑,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中学部在每个班特设了两名心理委员。59个班,名孩子,自此成了“云”班级里最温暖的存在。

从宅家时的线上,到复学后的线下,很多学生挺高兴:我的同学是心理委员。同伴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作为心理委员的他们,又是如何看待同龄人的心理问题呢?

心情晴或雨老师可能看不到

即便是非常资深的班主任,也可能遭遇这样的“滑铁卢”:自认为非常活泼开朗的孩子,竟然一瞬间情绪崩溃?

在校园里,孩子们与教师朝夕相处,可他们与同龄人、成人的相处模式毕竟不同。作为小伙伴,同学今天是否开心,似乎拥有特别敏锐的“触觉”。

从这个学期开始,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中学部的心理委员们每周都会填写一份《班级学生心理状态晴雨表》,其中涉及班级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情绪情感、特殊情况、重要活动等各个方面。

每班两名心理委员,男女分工,各司其职。翻看心理委员们认真记录的内容,对同伴们的关心溢于言表。有些孩子还会因为帮不上忙感到有点苦恼,因为“我们都是好朋友,一起开心,也一起难过”。

一名孩子当上心理委员后才知晓,原来成绩优异,在同学们眼中堪比“学神”的小伙伴也有很多烦恼。或许是因为太优秀了,才背负了不少的心理压力,怕“辜负大家的期望”。一起夜聊时,同学讲出了心中的纠结,心理委员也道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心情得到调节,大家都开心不少。

还有心理委员记录下了自己的担忧:发现两名关系极好的男生,嬉笑打闹时,一方会习惯性捶打伙伴的后心。虽是十分亲昵的动作,但对身体健康没什么好处。经过这名心理委员提醒,两人也意识到,需要微调一下“表达”方式。

“这样的细微之处,老师很可能发现不了,也没法及时给予宽慰。”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一名班主任称,孩子们之间的交流拥有自己的密码,很多时候比老师、家长的说教更有效。

帮助同学调节情绪时自己也受益很多

在校园里,记者采访了多名心理委员。有意思的是,他们大多内秀,话不多,是很优秀的倾听者。据了解,心理委员是通过学生自荐、班级举荐、教师推荐等多方式结合选拔出来的,他们在班里的人缘都是极好的,对心理学也有非常浓厚的兴趣。

班的郑阳阳,是个一笑起来暖暖的小姑娘。“感觉心理委员就是自己之前想的那样,帮助同学,和同学们开心地交流与沟通,让关系变得更好。”她说,能当这个心理委员特别好。

班的鲍轩宇,当上心理委员后,觉得自己的“情商变高了”。他认为,平时默默地去关心身边的同学,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anjiedw.com/bzjj/107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