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商传媒姬晨曦/文何影丹/摄
编辑/沈丽萍
研讨会现场
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海南的冬天,碧海蓝天依然。温暖湿润的海风,轻拂着位于西海岸的棋子湾。
年11月20日至24日,第11届杭商传媒创作笔会暨杭商传媒战略发展研讨会,在海南举行。活动由发展研讨、创作交流、实地采风等三个部分组成,来自新闻、文化、法律界的专家学者,相聚棋子湾开元度假村,出席活动。
杭商传媒社长兼总编辑马晓才
11月20日下午举行的杭商传媒战略发展研讨会,由杭州电视台新闻主播张宛诗主持。会上,杭商传媒社长兼总编辑马晓才介绍了杭商传媒的发展历程、创新模式及发展思路。
杭商传媒从做一本杂志开始,通过11年的努力,逐渐打造出全媒体矩阵。《杭商》杂志、《企业家日报?华东周刊》、《杭商故事》系列丛书、杭商传媒新媒体、《杭州湾会客厅》电视节目、《杭商半月谈》网络视频节目、杭州湾智库等,杭商传媒以全媒体、智库为平台,为政界、学界、商界、媒界间学习交流、资源整合,提供支持、创造价值,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浙江省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吴宗其
吴宗其
浙江省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第十四届全国摄影艺术作品展览金牌奖、第十二届中国摄影金像奖和第二届全国十杰人民摄影家称号获得者。
参加杭商传媒笔会,每次都有新的收获。《杭商》杂志每一期我都会细细去读。从杂志图片的角度来看,每一张都拍得很好,人物神态动人,风景引人入胜。
在当前这个读图时代,如何提升杂志的可读性、艺术性和观赏性?我建议《杭商》杂志开办名人名家摄影佳作欣赏专栏,我将积极推荐国内外摄影名家作品,为杭商传媒做力所能及的事。
杭州传媒品牌促进会会长张建明
张建明
杭州传媒品牌促进会会长、中国日报浙江记者站原站长。
在移动信息终端日益普及的今天,传统形态媒体的式微是一种历史趋势。虽然不乏大批有情怀、有理想的媒体人顽强坚守,但传统媒体如果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被淹没是必然的。杭商传媒从杂志起步,得益于马晓才社长对当今社会时代特征中最本质要素的把握,边走边发展,始终把“内容与服务”放在最核心最首要的位置。因此,从杂志到报纸再到新媒体,杭商传媒的合作伙伴都能够从中得到其所需的“内容与服务”。
在经济结构多元化,文化纬度广谱化,社会行为全频化的当下,在传统媒体日渐衰落的今天,杭商传媒乘势而上快速发展的背后,一定有许多值得思考的更深层次的原因。衷心希望杭商传媒倍加爱护、珍惜来之不易的过去和现在,也衷心祝愿杭商传媒坚守信念,把自己的未来浇灌培育得更好。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朱晓军
朱晓军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教授、编审、一级作家。鲁迅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新中国60年优秀中短篇报告文学奖、中国改革开放30年优秀报告文学奖、中国短篇报告文学奖获得者。
《杭商》杂志具有很强的文学性。我也算是一个媒体人,做了十几年的期刊。在过去这些年里,看着《杭商》杂志像一列高铁在眼前驶过。
文学是人学,可以让人的感觉变得细腻,变得善解人意,让心灵与心灵走近。我认为做好非虚构文本写作,选好故事,讲好故事非常重要。《杭商》杂志在这个方面做得很出色,杂志最大的特色是文学性、可读性都很强的人物专访,每期的篇幅几乎占到50%以上。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孙侃
孙侃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广播电视局调研员,知名报告文学作家。公安部金盾文学奖、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浙江省社科成果一等奖获得者。
从一本杂志到如今的发展格局,我认为杭商传媒还处于上升阶段。从11年前在市政府综合楼召开的第一次组稿会,到以后一年一度的笔会,杭商传媒组织的每一次与创作有关的活动,我几乎都参加了。可以这么说,我不但是杭商传媒发展壮大的见证人,更是参与者。能与杭商传媒走在一起,我感到由衷的高兴。
作为杭商传媒的老朋友,我建议:第一,杭商传媒发展的密匙全国难找,值得探讨总结,需要对杭商传媒的发展经验进行提炼总结;第二,面对杭商传媒的当前布局,可以尝试进一步开拓出版业务,多写书、多出书,多元化发展。
京衡律师事务所党委书记、主任陈有西
陈有西
京衡律师事务所党委书记、主任,一级律师,中国人民大学律师学院兼职法学教授,浙江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客座教授,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律师》杂志年度新闻人物,《中国新闻周刊》影响中国年度人物。
杭商传媒的文章具有准确性、真实性,客观公平,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走进了《杭商》杂志的封面。
从跨界观察的角度来看,在数字化时代,杭商传媒成为了集纸媒、影视媒体、网络媒体、企业家联盟、智库于一体的有影响力的传媒机构。成为了有品位、有份量、全面综合地展示杭州城市形象和企业家群像的好平台,非常不易。不仅如此,杭商传媒凝聚起各界精英的力量,搭建了一个互信共赢的舞台。
现在来看,我相信杭商传媒仍处于上升期。
海南棋子湾开元度假村总经理杜觉祥
杜觉祥
作家、摄影家,海南棋子湾开元度假村总经理。
“一样的开元,不一样的海南。”这是我们的口号,我们努力在海南自贸区打响开元的品牌,在与众多国际品牌酒店同台竞技的过程中,争取不落下风。
感谢杭商传媒对棋子湾开元度假村品牌宣传的大力支持,度假村也愿意为家乡媒体的发展贡献力量。
棋子湾开元度假村是由三位杭商投资的顶级度假酒店,目前综合排名在海南西线稳居第一。自年立项建设,十年过去了,三位杭商在海南国际旅游岛落下的这颗棋子,已经在北部湾畔、在中国西海岸熠熠生辉。
海南棋子湾开元度假村鸟瞰杭商传媒徐青青/摄
棋子湾开元度假村是杭商传媒海南创作基地,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有着迷人的南国风光。这里确实是一个适合放空自己,激发灵感的好地方。在酒店露台上,面朝大海阅读和写作的同时,可以观赏变幻多姿的海平线和令人惊艳的落日晚霞,肯定能够创作出满意的作品。
祝愿笔会获得圆满成功,希望杭商传媒继续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向更高的目标攀登。
《杭州日报》首席评论员徐迅雷
徐迅雷
著名杂文家、作家、评论家,《杭州日报》首席评论员;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兼任专家,浙江理工大学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兼职教授;浙江省杂文学会副会长;中国新闻奖获得者。
杭商传媒矩阵发展,组建了“航空母舰战斗群”,从1到N,不断地开拓创新。河流的力量,能够把石头磨成鹅卵石;大海的力量,能够把石头碾成细细的沙子。希望杭商传媒越来越有大海的力量。
在内容建设方面,我希望杭商传媒坚持“人才为本、内容为王”。新媒体=人才+内容+平台,人才是根本,是第一位的;在内容创造方面,希望杭商传媒更重视人文文化,重视新闻评论,尤其是经济新闻人物的评论。在多维表达的战术上,希望杭商传媒更富激情。杭商传媒抗疫的报道和推文,就是目前最富激情的一波。好的人物通讯,不仅要有新闻性,还要有艺术性和故事性,有情感、有情怀、有激情,通过共情引发共鸣。
在发展战略上,我建议杭商传媒进军培训领域,可以叫“杭商培训”,举办新媒体培训、企业家培训等。
中国网浙江新闻总编辑张渊
张渊
中国网浙江新闻总编辑
作为媒体同行,参与此次研讨会进行交流和学习,感受颇深。杭商传媒具有文学的情怀,同时兼具新闻的敏感性。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杭商传媒定位非常准,对时代风向的把握非常巧。十年之前,纸媒就在走下坡路,杭商传媒用纸媒的方式做了具有情怀的新媒体,用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式,走市场优化的道路。杭商传媒也具备人才优势,能充分挖掘人物身上的闪光点,探寻其新闻价值。
浙江理工大学杂志社副社长李启正
李启正
浙江理工大学杂志社副社长、硕士生导师,国际丝绸联盟秘书长,《丝绸》杂志副主编,浙江省纺织工程学会秘书长,杭州东方丝绸文化与品牌研究中心主任。
这次笔会,让我对研讨会的举办形式有了新的认识。与杭商传媒结缘,是在年杭州传媒品牌促进会年会上,杭商传媒“用情怀做杂志,用高度做媒体”让我感触很深。期待杭商传媒利用自身的资源、渠道、平台,在出版工作方面有所开拓,期待相互之间可以进行更深入的交流与合作。
浙商开元名都酒店总经理施加勇
施加勇
作家、摄影家,浙商开元名都酒店总经理。
杭商传媒一年一个变化。
我多次参加杭商传媒笔会,通过笔会认识了许多朋友,增长了见识。我对杭商传媒一体化的运作模式与发展成果感到钦佩,由衷祝贺杭商传媒越做越好。
杭州电视台生活频道制片人闻瑶
闻瑶
杭州电视台生活频道制片人
发展是杭商传媒的主旋律,步履不停是媒体人的态度与实践方式。杭州电视台生活频道与杭商传媒的合作即将进入第八个年头,无论是《新锐杭商》《杭州湾会客厅》电视节目,还是杭商国际化创新论坛等,我们的合作都非常愉快。
杭州电视台新闻主播张宛诗主持研讨会
特别是杭商国际化创新论坛,这个论坛创始于年,每年举办一次,每次邀请位企业家与来自政界、学界、媒界的影响力人物一起,共商杭商国际化创新大计。被誉为展示杭商乃至杭州国际化形象的一张金名片。
期待杭商传媒取得更大的成就!
杭商传媒副社长李洁
笔会期间,杭商传媒组织专家学者们深入黎族村寨、渔港及有关自然和人文景点采风,为丰富创作素材提供了保障。
杭商传媒副社长李洁、副总编何影丹出席笔会。
杭商传媒副总编何影丹杭商传媒姬晨曦/摄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这是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名言。在海南棋子湾,每天的落日也是新的。太阳与云与海,三者之间衍生出无穷多的姿态,令人喜出望外,或者心驰神往。
棋子湾采风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杭商传媒人将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创新,用自己的方式看世界,用严谨的态度做具有正能量的媒体人,传播人性的光辉,努力为这个时代的真、善、美鼓与呼。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anjiedw.com/bzjj/11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