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新晚报社在和平路一座比较破旧的小楼里,总编辑办公室就在一楼半的一间小亭子间我踩着咯吱作响的楼梯向总编报到时,心不禁凉了半截工作环境虽然差点儿,但是人员配备并不弱总编贺照、新闻部主任刘书申等同志都是学识渊博、才思敏捷的新闻人,他们对待我这个新分配来的外地大学生,在生活上热情照顾,在工作上严格要求让我难以忘怀的是,这里编辑部、经理部以及工厂的人员相处得非常融洽,业余时间在一起唱歌、跳舞、打乒乓球,总编贺照曾带领我们在第一工人文化宫的舞台上表演大合唱,获得过总工会颁发的奖状我们彼此之间的称呼都很随意,从不带官称那时我年轻,长得比较瘦小,老贺就叫我“黑龙江新晚报电子版小徐子”,一直叫到我老了虽然现在他早已离开我们多年,但是那亲切而熟悉的招呼声,还时不时地在我耳边响起
说起我和晚报的情缘,不能不提到我个人的大事我和我先生王玉林那时同是晚报新闻部的记者,他跑工农业口,我跑政法口,同在一个办公室里写稿、开会,业余时间一同参加报社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我们就是这样在晚报相识、相交、相恋直到结婚的1956年“五一”结婚那天,大家都在加班印报下午出报后,全体员工都聚集到二楼的大会议室,由总编老贺主持婚礼,发表贺词并当场分发喜糖,婚礼简短又隆重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在我家书房的一角,摆放着一台深褐色的简易书橱,它就是当年老晚报全体同仁集体赠送的礼物我俩珍视它,很好地保存至今,因为它是我哈尔滨新晚报们和晚报情缘的又一见证物
1954年夏,我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按当时的统一分配方案,我这个来自上海的女孩,竟被独自分到天津市人事局,等候再分配在天津蜗居一个月后,才接到《新晚报》的报到通知
那时晚报很注意培养新人,当年的重大外事活动,如苏联领导人伏罗希洛夫、波兰总理西伦凯维兹来津访问,刘书申就放手让我这个新人去采写,他在幕后指导有一次印度孟买市长卡达尔到津访问,我随团采访到深夜这下可把我急坏了,随即拿出笔和稿纸,搜索枯肠,尽力把我的所见所闻如实写出来这时,老贺就站在桌旁等着,我写一页,他审一页,逐页地往排字车间发稿《卡达尔市长在天津的一天》终于按时在当天晚报的头版头条见报了通过这一件件事,逐步培哈尔滨新晚报数字养了我准确、迅捷的采写能力
本文来源:今晚网-今晚报
当年我这个南方姑娘也曾闹过不少笑话,哭过也笑过有一次,我和另一记者同去采访一位老大妈,询问对方年龄时,我用南方人的惯用口语问道:“你几岁啦?”回报社后,这位同行一面善意地当作笑话讲给别人听,一面耐心地教我面对长者用北方话应当如何正确发问我的顶头上司刘书申是位严于责己也从不放过下属错误的领导,特别对记者所写稿件的处理更是铁面无私如果发现交上来的稿子写得不合格,他会当众严厉批评,一一指出缺点所在有一次,我写的稿子与他定的要求相距太远,气得他当面把稿件摔给我,要我当即重写回到集体宿舍,我一面抹着眼泪,一面字斟句酌地重新改写今天,我已从新闻岗位退休二新晚报十多年,心中仍然感激他,仍然牢记刚参加工作时,这位严师对我的教诲,时刻不忘做一名合格的新闻人
徐 玫
皮肤病医院济南哪里治疗白癜风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anjiedw.com/bzjj/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