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3-31 15:18:10   点击数:

俄国日本历年真题汇总,内容少考的几率

发布时间:2021-3-31 15:18:10   点击数:

21南师新传考研

晚上好呀宝宝们!

一期一会的真题带读又跟大家见面了

按照课本上的顺序

我们今天的内容来到了俄国

由于俄国部分考到的真题不多

学姐今天把日本的一起给大家整理出来了

(就是这么的贴心!)

下面??我们一个一个来!

首先是俄国的真题:

俄国

PS:俄国这个一定要跟大家强调一下,不要觉得考的少就不重要!你们看,俄国只要考到就是简答、论述,这分你敢丢?尤其是列宁的新闻思想、《真理报》《火星报》之类的大报,必须拿下!

1

简述《火星报》时期列宁的新闻思想,试分析该思想提出的时代意义。

第一步:介绍列宁不要忘记咯。

(一)《火星报》时期列宁的新闻思想

(1)关于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

列宁认为,思想性、坚定性、政治路线的明确性以及对敌的不妥协性,是机关报的重要品格。

(2)关于报纸的职能:

列宁指出:“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宜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列宁认为,通过报纸集中地、系统地、向群众进行革命鼓动宣传,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批判机会主义观点,讨论党的策略纲领,就能改变党内思想混乱、组织涣散的状况,为建党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和思想基础。

(3)关于出版自由:

列宁指出俄国工人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是政治斗争,其首要任务是争得政治自由,而争取政治自由的首要要求是争取出版自由。

(4)关于报纸的群众性:

列宁在文章中指出,一定要把机关报变成一切革命民主义者的机关报。

(二)该思想的时代意义:

(1)列宁通过《火星报》的宣传粉碎了经济主义的思潮,打击了国际修正主义,为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奠定了思想基础;

(2)通过代办员网同各地方组织建立密切的联系,为建觉奠定了组织基础;

(3)遇过《火星报》的充分讨论和宣传,为建党准备了正确的纲领。

总结:《火星报》时期列宁有关报纸的思想、原则,在后来的革命斗争中不断得到充实、发展,并对无产阶段的报刊活动进行了有力的指导。

2

试述19世纪俄罗斯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家别林斯基与赫尔岑的报刊活动。

俄国早期资产阶级报刊可以分为两部分:革命民主主义派报刊和民粹派报刊。40年代俄国最杰出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家是别林斯基和赫尔岑。以别林斯基和赫尔岑为代表的革命民主主义者相信,就像封建制度为资本主义制度所取代一样,资本主义制度也必将让位于社会主义制度。他们及其拥护者大都醉心于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并且不倦地在俄国宣传这种学说。

别林斯基的报刊活动:

别林斯基经常为杂志撰稿(先是《祖国纪事》,年起是《同时代人》),建议读者研究欧洲社会主义者的新著作,有时还对这些著作的内容作详细的评述。

《祖国纪事》:

19世纪俄国民主派的著名期刊。文学和社会政治月刊。年在彼得堡创办。前期由别林斯基主持评论栏目,这一时期,该刊积极宣传唯物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同保守派作斗争。后别林斯基转投《同时代人》,《祖国纪事》战斗性有所减弱。

《同时代人》: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派的文学和社会政治杂志。年由普希金在彼得堡创办。开始为季刊,年改为月刊。该刊一度以邓在文学作品为主,脱离现实政治斗争。年以后,别林斯基主持下,为该刊制定了抨击农奴制度,宣传革命民主主义派思想的纲领。

赫尔岑的报刊活动:

侨居国外的赫尔岑极力主张解放农民。年,他在伦敦创设了第一个“自由俄国印刷所”,给不受检查的俄国民主出版业奠定了基础。赫尔岑在早期印发的传单中满腔热情地号召废除俄国的农奴制。他在《北极星》文集中刊载了在沙皇俄国禁止发表的革命论著。从年到年,他主持出版《俄罗斯之声》丛书(每年两册),刊登了大量的有关农民解放问题的文章和资料。年夏天,赫尔岑在国外创办了《钟声报》。该报通常每月出版两期,连续出版了10年,它是通过秘密越境的方式运送到俄国并散发到广大读者手中的。由于它密切注视并真实地反映俄国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极力主张农民的解放,在国内极受欢迎。

总结:

3

试用列宁、布尔什维克、中国共产党民国时期办报活动论证这一著名论断。

PS:这道题是一道30分的论述题,由于内容过多,而且主观性比较强,在这里学姐就不给大家详细答案了,以防限制大家的思维。我主要给大家提供一个答题思路,你们可以自己写一下试试哦!

答题思路:

(1)先肯定该论断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用列宁、布尔什维克、中国共产党民国时期办报活动进行论证:

列宁的办报活动以火星报为例,答题重点:与经济派论战,宣传党的纲领以及进行组织工作。

布尔什维克以真理报为例,论述真理报几个阶段的突出贡献。

中国共产党的办报活动,以《新华日报》为例,可以谈一下《新华日报》重庆版反对国民党新闻检查的斗争和对党的纲领的宣传。

(3)进行总结,分析一下这一论断在当前是否适用或在我国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以及当下党报坚持宣传思想、组织群众的意义。

俄国部分的真题到这里就结束了,说好了还有日本,推文到这里当然还没完!

日本

PS:日本报业的内容虽然不多,但是考到的几率却很大。这个国家的报业跟德国有很多相似之处,可以结合着背哦。

1

《横滨每日新闻》

日本真正意义上的近代报纸诞生的标志。年4月在神奈川县令的鼎力支持下创办于横滨。该报新闻与广告各占一半,在新闻报道中,贸易和物价方面的内容占有相当的比重,其中有关横滨的经济新闻颇受关东一带工商业者的欢迎。把它看作日本真正意义的近代报纸的诞生,原因在于:

1)《横滨每日新闻》为日报,定期发行,而在它之前的报纸多为不定期出版;

2)《横滨每日新闻》采用先进的日文活铅字印刷,而它之前的报纸基本上是木板手工印刷;

3)《横滨每日新闻》用“西洋纸”单张印刷,而它之前的报纸用日本纸张印刷,其状与书籍、小册子无异;

4)该报的读者群不再限于幕府高级官员,而是扩展到包括普通市民、工商业者在内的民众层。

《横滨每日新闻》问世后,在各地政府的支持下,类似报刊相继出现。

2

日本广播协会

日本最大的广播电视机构,创建于年,战后重新改组。年开播电视以前一直经营广播,现在主要力量已转电视。

NHK是半官方性质的公营广播电视机构,又是实行自主经营的“特殊法人”。它享有充分的新闻自由,任何人不得对广播内容进行非法限制和干涉。它不以营利为目的,不播放广告,旨在通过制作新闻、娱乐节目,提高国民的文化水准,其全部经费来自电视机执照费,经济基本自立。NHK包括三套广播网,两套电视网,还有一个国际广播电台。从总体上看,NHK的节目内容比较严肃、正统,新闻报道方面力求准确、公正,注重实效性,娱乐题材尽力避免庸俗化,在世界电视领域享有较高的声誉

3

报纸印行条例

日本历史上第一个有关新闻的成文法规。年初,为了加强对报业的控制与管理,明治新政府参照外国报纸法制定。主要内容为:

1)每份报纸必须有各自的名称;2)凡官方批准出版的报纸,不必每期送检,只要将当日发行的报纸向官厅呈送两份即可;3)每份报纸必须标明出版地点、年月日、出版者姓名及各期期数。4)一切天变、地异、物价、商法等以及与世无害的事项均可登载;5)刊登赠答文书、个人著作、杂谈等,应加注姓名;6)不许对宗教妄加评说。

4

“白虹贯日”事件

一战结束后,受俄国十月革命鼓舞的日本人民掀起反战运动,要求“不干涉俄国”。日本报界普遍表示“日本出兵西伯利亚没有明确理由”。为此先后有56家报纸被内阁勒令停刊,引起了报界的强烈不满。

年8月,全国84家报社新闻记者代表在大阪召开“关西记者大会”,要求言论自由。报道这次大会情况的《大阪朝日新闻》使用了“白虹贯日”一语,政府当局以“这一消息是暗示革命”为理由起诉该报。结果,登载这一消息的当天报纸被禁止发售;发行人兼编辑和专写这条新闻的记者被判刑两个月;社长被迫辞职;包括总编辑在内的许多编辑人员被迫退出报社。

“白虹贯日”事件,是日本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言论贾祸事件。它表明,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为防止国内社会主义运动的滋生和发展,日本政府提高了警觉,加强了对舆论的控制。

5

《朝日新闻》

日本小报中有代表性的报纸之一。后成为著名的日本商业报纸。年创办于大阪,创办人木村滕。

该报初为小报性质,民权运动时期开始涉足政治,刊载言论,兼具大报和小报的特点。“政党报纸”后期,为了免遭停刊的厄运,它以中立面目出现,追求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努力采集独家新闻,并向国内外派驻记者。该报由村山龙平和上野理一接手后,经营得当,发展一直比较顺利,是日本近代报纸向现代报纸发展的先驱。

6

试论述明治维新后日本大众化报刊的兴起过程。

随着明治政府“文明开化”政策的实施,中下阶层对信息、娱乐等的需求越来越大,于是,小报这种适合普通民众口味和需要的报纸应运而生。在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提供的必要的物质条件的基础上,由小报逐渐发展起来的报纸开始走上商业化的道路。

(一)小报的产生

小报是与政论型的大报相对而言的,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小报主要面向中小层读者群,不刊登政论性文章,主要内容是新闻报道、娱乐材料、连载小说等。小报是一种大众报纸,是日本现代报纸的前身。

主要报纸:

《读卖新闻》:日本小报中有代表性的报纸之一。年创办于东京,创办人为子安峻等。初为隔日刊,后改为日刊,发行量猛增,居东京各报之首。后来随民权运动的勃兴,也逐渐带有政治色彩,成为改进党系统的报纸。但受政党的影响还是比较小。尽管如此,随着政党活动的终止,该报的发行量还是受到了一定影响。年起,《读卖》开始刷新版面,大量刊登文学作品,是该报以“文学报”的特质身价倍增。

《朝日新闻》:日本小报中有代表性的报纸之一。后成为著名的日本商业报纸。年创办于大阪,创办人木村滕。该报初为小报性质,民权运动时期开始涉足政治,刊载言论,兼具大报和小报的特点。“政党报纸”后期,为了免遭停刊的厄运,它以中立面目出现,追求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努力采集独家新闻,并向国内外派驻记者。该报是日本近代报纸向现代报纸发展的先驱。

(二)商业性报纸的形成

在经历了“政党报纸”的兴衰和“小报”的产生、演进之后,年到年,日本报纸开始走上商业化经营道路。最早走上这条道路是《邮便报知新闻》。

《邮报便知新闻》的商业化进程:到年,日本报纸开始走向商业化经营之路。《邮报便知新闻》是最早走上这条的。年该报仿照欧美模式,对报纸内容、版面、组织机构乃至经营方式进行了全面调整。具体做法:1)对新闻报道、评论写作加强管理和监督,投入高素质的人力完成这项工作;2)一反常规,变大型化版面为小型化版面;3)版面力求大众化,文章力求平易近人,汉字加注假名,刊登连载小说;4)改进发行方式——要求地方提前交款订报,东京市内发行该由报社直接投递。同时大幅度削减报价,结果销数大增。

《东京日日新闻》:

年,福地将社长职位让给关直彦。关直彦摆脱了福地时代御用报纸的传统。标榜不党不私,焕然一新。登载福地的连载刊物《色与欲》《外国巡礼》,关直彦除了撰写社论,还发表连载作品《欧美的故事》,介绍新知,活跃版面。邀请社会名流作为名誉客员,为报纸撰稿。

(三)杂志的商业化

在政党报纸向上夜班报纸进行转变的时候,日本杂志也出现了同样的倾向。年日本杂志开始向商业化迈进,标志是《日本大家论集》的出版。

总之,日本报刊大众化虽然比欧美国家晚,但是一经开始就飞快发展,并为日本现代资本主义新闻体系的最终确立奠定了基础。

7

简述自一战结束至二战爆发,日本报业发生的重大变化。

一战结束到二战爆发,日本报业发生了重大变化。日本报纸在一战中大发战争财,实力大增;日本经济繁荣发展,日本报业体系被纳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实现了企业化经营。

这一时期日本报业的主要变化有:

1)组织机构的变化一战后,报社实现了股份制经营,内部分工更加细密。分为编辑、经营两大部类。机构严密、人员扩充、职责明确,这也使报社的企业化经营有了充分的组织保证。

2)经营方式的变化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报纸开始大量刊登广告。广告费也随之增加。各报为争夺广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报纸销售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在报纸发行地有直属销售店,也有专属销售店。在外地有多种报纸的销售店,也有和各报签订合同的特约综合销售店。

3)编辑制度的变化采取综合编辑制,对新闻报道进行统一的调度和安排,避免了内容的重复雷同。社会版的编辑方针也发生了变化,报道对象扩大。另外报纸还增加了地方版。

4)技术手段的变化各报竞相购入先进的印刷设备,采用先进的印刷技术。《大阪每日新闻》从美国进口高速转轮印刷机。这些都为报纸的大量发行、信息的快速传播提供了充分的物质、技术条件。

杂志方面:

1.以普通读者为对象的大众化报纸纷纷出现

2.以知识界为读者的综合性杂志有所增加

3.一批具有社会主义思想的杂志纷纷问世。

总之这一时期的杂志取代了报纸的原有地位,在思想领域发挥主导作用。

这期推文就到这里了!

你有完整的把内容看下来吗?看完的崽子们,

学姐掐指一算,你们都是上岸的料!

(再多说一句,大家一定要抽空写写真题了哦)

往期·推荐

热点名词打卡上线,承包你的所有备考热词!

公益批改第十期|活动即将结束,看到大家的进步,老学姐可以放下心了……

背书虐我千百遍,我待背书如初恋

中新史

《大公报》发展史复盘!

5G手机都用上了!还不了解5G在新传领域的考点!

《申报》重要考点来袭,看过这条考到就不怕了!

大数据时代的隐私,你“守”住了吗?

大佬盘点01:李普曼和他的传播学贡献

南师经验贴

我希望你一战成硕,但如果是第二次,也请不要放弃!

南师+专硕前五

你也可以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可乐学姐

早早学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anjiedw.com/bzlm/114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