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烟台《烟台英文日报》
文/潘煜
一、创办背景
(一)烟台英文报纸的历史沿革
烟台最早发行的报纸名为《芝罘快邮》(ChefooExpress),在不同时期不同人员的主持下,这份报纸曾两易其名,从《芝罘快邮》更名为《快报》(Express),最后又更名为《芝罘晨报》(ChefooMorningPost)。
《芝罘快邮》创刊于年,停刊年,是一份英文周报,最早由德国沙泰公司(H.SietasCo)创办,它不仅是烟台的第一份英文报纸,同时也是烟台乃至山东境内最早出现的现代报纸,可以说烟台的现代报业即发端于《芝罘快邮》。
年,《芝罘快邮》由戴姆斯特朗(Damstrom)先生主持复刊,更名为《快报》(Express)。
日俄战争期间,《快报》由美国人戴尔德(MeDermid)接管,“戴尔德先生得到了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正因为如此,根据烟台当地史料记载,因为《快报》在内容上有明显的反日内容,这份报纸最后被当地的日本领事馆动用武力查封”。
此后,詹姆士·西文特豪尼(JamesSilverthorne)接管《快报》并将其更名为《芝罘晨报》(ChefooMorningPost),改周报为日报,仍由德国沙泰公司负责印刷和发行。期间,詹姆士·西文特豪尼一直同时担任该报的经理和主编,直到年辞职。
詹姆士·西文特豪尼(JamesSilverthorne),他是烟台芝罘俱乐部最早的会员之一。
再后来,《芝罘晨报》被出售给英国公司仁德洋行,负责出版、发行。由于当时报纸的所有刻字、排版工作均需手工完成,因此印刷出版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之后在烟台外国公会的支持下,《芝罘晨报》又继续出版了一段时间,直至年停刊。同年2月16日,仁德洋行又出版发行了《烟台英文日报》(ChefooDailyNews)。
(二)出版《烟台英文日报》的仁德洋行
曾经负责《芝罘晨报》出版发行的英国公司仁德洋行,由英国北爱尔兰人詹姆士·马茂兰(JamesMcmullan)先生于年创办。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马茂兰携夫人来烟台传教,在传教过程中,他们将烟台的一些闲散妇女组织起来,教授她们编织花边,并逐渐将花边这一手工业发展为商业化生产。年,马茂兰夫妇创办了基督教会手工学校(TheIndustrialMissionSchool),即后来的培真女校,专门招收穷苦家庭的女子入学,由马茂兰夫人教授花边编织技术,在传教的同时帮助她们补贴家用。“马茂兰夫妇开办这一学校的目的,是为了能给这些中国女孩灌输基督教思想和教会她们一些实用的技术,以便使她们能够通过花边生产,支付她们的食宿和教育费用,同时也让她们在日后能有一个谋生的手段。”由于花边编织所需的设备容易置备,因此这手工技术很快在烟台得到推广,“所用之器,置备极易,故辗转流传,几乎人习其艺,历年以来,借此艺为生活之妇女,烟台一埠,数以千计。”
为了给基督教会手工学校生产出的花边产品寻找销路,年,马茂兰利用传教士的国家津贴及教徒捐款作为资金,在烟台大马路创办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詹姆士·马茂兰公司”,根据中国社会对商业经营提倡“仁义道德”的传统,讲究商业经营的信用,因而中文题名为“仁德洋行”。仁德洋行因花边手工业发家,“到廿世纪初叶,其资金积累已达五、六万两之巨,是山东进出口贸易的首位”。仁德洋行的经营范围主要是山东当地所生产的工业产品的出口,其每年所出口柞蚕生丝、丝绸、真丝废丝、花边、刺绣及发网等均领先于其它出口商。除了设有茧绸部、发网部、花边部、进出口部,仁德洋行还设有印刷部,拥有烟台最大的和最现代化的印刷厂,负责报纸出版发行及承印英文帐本和其它相关印刷业务。
出于商业信息交换及宣传推广仁德洋行的需要,同时借助仁德洋行雄厚的资金支持、印刷技术的保障,年2月16日,该行出版了《烟台英文日报》,持续出版至19世纪20年代,具体停刊时间不详。
二、报纸概况
(一)版面及栏目设置
笔者访遍烟台市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及烟台旧报纸民间收藏爱好者均未找到《烟台英文日报》的原件,与之相关的文字资料也仅限于年由英国人阿美德编撰的PictorialChefoo(该书于年由齐鲁书社翻译出版,译为《图说烟台》)中的寥寥数语,仅对其出版时间、主创人员、发行状况等做了概述性描写,因此很难了解这份报纸的原貌及其所刊登的具体内容。但笔者经过多方查阅、检索,最终在亚洲历史资料中心发现了日本外务省外交史料馆披露于年的《后台操控报纸和杂志的各种关系》这份历史档案,从中寻得一份出版于年12月13日的《烟台英文日报》影印件。通过这份珍贵的资料,为我们探寻《烟台英文日报》的创办情况及文本内容提供了参考依据。
根据出版于年12月13日的这份《烟台英文日报》来看,该报对10版。其中1—8版为英文版,9—10版为中文版。该报头版主要刊登中国新闻及评论,3版为副刊,4版为路透社专电,5—7版则刊登欧美新闻及评论,2、8版为广告专版。
该报报头位于头版正中最上方,以花体书“ChefooDailyNews”报名,下方为其中文报名“烟台英文日报”,包括《烟台报业志》在内的史志着作,一直将ChefooDailyNews的中文报名译为“芝罘每日新闻”,但根据报纸原件,其中文准确译名应为“烟台英文日报”。报头位置还刊有该报价目表及出版信息。该报从左往右印刷,每版划分为三栏,不同文章间用细线相隔,以方便阅读。
(二)出版发行及人事状况
《烟台英文日报》夏季出16个版,冬季则出10个版。为何报纸版面会出现季节性变化?这或许与烟台夏季怡人的气候所带来的“季节性”移民有关。每年的5月到9月,总有大量来自上海、北京、天津等地的游客来此避暑,此外烟台还是美国的亚洲舰队(theAmericanAsiaticFleet)在夏天的避暑基地,“每年随着舰队的到来,这里的外国人口就从通常的不足人而急剧上升到人左右。”由此也可看出,《烟台英文日报》的主要受众群为烟台的外侨。该报每份每月大洋2元,发行量约份,由洋行中懂英文的中国职员负责派订该报。
除了在康沃尔(Wm.Cornwall)先生主持出版工作的几个月外,直到年停刊,《烟台英文日报》一直由仁德洋行负责出版发行。马茂兰先生的长子罗拔·马茂兰(D.P..R.Mcmullan),人称大马茂兰,任仁德洋行总经理时也兼任路透社驻烟台记者,因此仁德洋行还同时拥有电台,收取路透社的电讯并向路透社发稿。该报的主笔有莫瑞(D.t.Murray)、韦维廉,营业主任是克拉克,发行部设在东海岸开门洋行内,印刷部的中国经理是奕礼亭(栖霞人)。报纸最初为铅字活印,在“九·一八事变”前后进口打字铸字机后开始铸版印刷。
除了《芝罘晨报》和《芝罘每日新闻》,仁德洋行印刷部还负责印刷马茂兰夫人主办的《晨星报》,关于《晨星报》的详细内容,在后面将有专门章节加以叙述。
三、报纸内容分析
(一)新闻类内容
根据年12月13日的《烟台英文日报》来看,该报并未对新闻栏目进行明确分类,但从内容上看其新闻大致可分为中国新闻、欧美新闻两类,在欧美新闻中除了自写新闻还包括路透社专电。
(1)中国新闻
年12月13日该报英文版的中国新闻内容以“青岛事件”为主。年12月10日,根据中日《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及其《细目协定》,中国政府收回了于年被日本掠夺的青岛主权。当天中日双方在青岛举行了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收回青岛主权。但事实上,日本对中国主权的侵略并没有因条约的签订及交接仪式的举行而停止,在中国收回青岛的当天,日本总领事馆就在青岛的多地擅自设立日本警察局,公开挂牌执行警务,继续侵犯中国主权。《烟台英文日报》对当时的情况进行了报道。
该报在年12月13日的报纸头版刊登了与青岛事件相关的四则报道,首先是从青岛当地发出的消息,报道了青岛当时的局面:
青岛事件
放肆的日本警察
强盗在租界区居住两个月之久
青岛
经过对这里粗略调查,我们证实了先前电报的大部分内容。
日本人所犯下的罪行是不可原谅的,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日本警察强盗般的自由居住在租借地已两个月之久,并在过去的两周内公然露面,入住一些中国上好的饭店。
中国人是典型的笨蛋。他们并没有采取充分的预防措施,而是尝试去收买强盗,显然他们达成某种共识,强盗头子和中国商业巨头在Tungwha饭店11月30日举行的庆祝宴会证明了这一点。中国商会主席与其争论11小时后,竟以被捕而告终,直到昨天才被释放。
强盗公然在饭店外的街道上巡逻。
通常报道称日本警察并没有在过去的两周里有过活动,但他们现在却出现在街上。
青岛约有名中国警察和士兵,但只有三分之一拥有武器装备。
日本承诺上缴驻军的武器,但现在声明中国必须从日本进口新武器,而新武器要到12月12日才会运抵。
实际上所有的中国首领都已逃离了青岛。所有的中国商店都关张了,只有日本的银行还开着。
正式的移交即将进行,人们对于即将发生的未知事件感到十分恐惧。
日本一份名为SeitoShimpo的报纸,由于某些危言耸听的报道,已被勒令停刊。
很多通向城市的路段今天禁止机动车通行。
因此日本对外宣称的由于政治阴谋所造成的这些混乱,无疑是由于日本的放纵而导致的,但中国政府不可救药的愚蠢并不能因此得到原谅。P.T.T
(年12月13日《烟台英文日报》)
在这篇报道中,作者针对青岛当时的情况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如日本继续占领青岛的事实行动、中方对此所采取的措施及引发的后果、中国军备情况、青岛的社会现状。同时,在描述客观事实的同时,作者也发表了评论,通过“强盗”、“日本对其所犯下的罪行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中国人是典型的笨蛋”、“因此日本对外宣称的由于政治阴谋所造成的这些混乱,无疑是由于日本的放纵而导致的,但中国政府不可救药的愚蠢并不能因此得到原谅。”等语句,可见作者对日本的野蛮行径进行了谴责,同时也对中国政府的软弱无能进行了批判。
接着该报报道了青岛外国人社区的相关消息:
外国人举行会议
惊人的谣言快速传播
青岛,12月7日
日本当局和中国政府召开了一个长达一天的会议。我今天到中国城四处走动了下,除了Jardine的店铺,所有的商店都关闭了并且用木板封了起来。中国的银行都关闭了,并将账簿和资金转移到了济南或者交由日本人保管。令人担忧的传闻在飞速的传播,最新的一条是由个日本人组成的盗窃团伙打算洗劫外国人。外国人社区今晚召开会议讨论最近的情况,他们希望英国和美国的军舰可以开到这里,他们的到来将恢复信心。所有的有头有脸的中国人要么逃走,要么躲藏起来,很难得到可靠的消息。
(年12月13日《烟台英文日报》)
通过这篇报道可以看出青岛当时谣言满天、人人自危的混乱时局,商业也因此受到重挫。在这则消息的后面,该报又刊发了一则没有标题的消息,报道了青岛着名商人被强盗绑架的新闻。并评论认为在青岛主权被交付前夕,中国军队和警察在维护其领土安全上十分失利。认为中国政府有责任通过他们的警察建立起适当的保护措施,以此来代替卓有成效的日本警察。
该报还报道了上海方面对青岛事件的反应:
上海市民希望监督官方移交青岛
提及青岛的移交的问题,当地中国人普遍认为这件事不应该全都交由政府进行,一些组织曾经做出努力要求恢复德国侵略前山东的权利,他们必须委派代表监督政府,并要求必须建立一个调查组织检查中日联合委员会第二次谈判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确保中国不会失去任何权益。
(年12月13日《烟台英文日报》)
在该报的第六版还刊登了一条题为《中国士兵及水军到达以取代日本》的消息,介绍了中国政府派水陆军队、炮艇及指挥关于赶赴青岛的情况。
以上共计五则消息为该报该日英文版刊发的与中国有关的全部新闻,皆与青岛事件相关,可见该报倾向针对这一事件收集来自各方的消息,报道青岛、日本、中国官方、其它省市对这一事件的态度及所采取的措施,这种集中报道的形式有利于读者对事件进展及相关情况进行及时和全面的了解。但英文版并没有中国其它省市的消息,也没有烟台当地的消息。与英文版不同,该报同日的中文版新闻中并没有太多青岛事件的相关消息,只在该版“本埠新闻”栏目内刊发了一则题为“张嘏臣有任青岛警察厅长说”的消息,对张嘏臣将赴青岛任职警察厅厅长一事做了介绍:
张嘏臣有任青岛警察厅长说
警察厅长张嘏臣得济南电讯令其晋省闻系济垣当局因青岛收回须置警察厅以维治安特召张氏赴济共商此事令其至青就职但外间以为张氏在烟数年对于地方事务毫不提倡反对弊政一旦抵青恐胡匪猖獗非张氏所能办者
该版“要闻”栏目中刊发了两则消息,一为对我国处理俄国白党进入中国避难一事的报道,一为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针对东北三省自治所发表的看法。以“我国处置俄党之苦衷”这则报道为例,从其报道口吻、行文方式上可明显看出与该报英文版的区别:
我国处置俄党之苦衷
白赤军占领威双以后白党完全倾覆其出挥春绥芬窜入我境内者不下万人其中党人固属不少而因两党交争难民妇孺避乱闯入者阑入者为数尤多接之国际法原则本无驱除之理且我国对于俄党向主中立此次因其侵入东路诚恐发生扰乱行为故我东省当道为防卫路线安宁对于军官兵士则解除武装严行监视对于难民妇孺则从严检查择地收容计由满洲里遣送回国者前后共有三批此我国处置党人严密取缔办法曾迭志本报乃驻京远东委员团未能谅解仍有不满之表示惟现时东路沿线早已无白党踪迹所有党人难民均已运送于黑龙江省及长春等处距东路较远之区另行择地安插严行看管必不使有何举动其由威埠转航大连来哈者亦先在大连解械并皆习送同长且严禁其入境务使东路界内白党绝迹庶免除误会此则我当局处置俄党之苦衷想赤军方面必不致再有若何借口者也
(年12月13日《烟台英文日报》)
从以上这则报道“我国”、“我境内”等词语的运用,可见其完全站在中国人的角度对俄国白党进入国境一事进行了报道,而英文版的中国新闻则站在第三方的角度进行报道。从行文方式上,中文版的报道仍以文言为主,由此可以推测该报中文版新闻的作者应为中国人。从新闻内容、报道角度及行文方式来看,《烟台英文日报》的中英文版内容并非简单对照翻译,而是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点。
(2)欧美新闻
年12月13日的《烟台英文日报》共刊登欧美国家的新闻十则,其中包括六则路透社专电。前文曾提到马茂兰先生的长子大马茂兰,任仁德洋行总经理时也兼任路透社驻烟台记者,因此仁德洋行还同时拥有电台,收取路透社的电讯并向路透社发稿。可见该报在获取路透社专电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年华盛顿会议召开,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英、日等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由美国建议召开的国际会议。因此,这一时期国际局势仍不稳定,各国为争夺势力范围所产生的各种军事摩擦及政治冲突是这一时期的主题,也成为《烟台英文日报》的报道重点。例如路透社专电中就包括对墨索里尼要求协约国支持减少德国赔款的报道、对德国关于帕骚市和因戈尔施塔特骚乱赔款的处理决定的报道等。又如一篇题为《法国军队力量等于10国联盟军》的消息,分析了欧洲各国军队实力,并认为法军实力已等同于意大利、奥地利、匈牙利等十国联合的军事实力:
法国军队力量等于10国联盟军
巴黎12月2日——意大利前总理S.Nitti所撰写的一篇文章,描述了目前欧洲国家的军备状况,波兰拥有相当于意大利两倍的军备力量。
S.Nitti指出法国实际是比利时军队及其它一些小国家军队的真正拥有者,其军备力量等同于意大利、奥地利、匈牙利、保加利亚、荷兰、瑞典、挪威、丹麦、瑞士及西班牙的联合力量。
在S.Nitti的同一篇文章中还呼吁美国通过停止购买欧洲战争国家的债券,来帮助欧洲国家恢复和平。0.M.
(年12月13日《烟台英文日报》)
除了对军事和政治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anjiedw.com/bzmt/11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