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李再新
笔者前言
一、本文参照当年的笔记、日记整理,由于年久日远,难免有错。敬请六团战友们斧正。
二、文中所写到的戴金川、王凤山、张超、李伯荣、凌解放(笔名二月河)已作古,笔者表示深切的怀念!
三、王凤山团长离休后,安置在北京军区后勤部第五分部太原干休所休息。年2月(农历正月十八日)逝世,享年90岁。参加遗体告别的共有多人,其中团的有多人,骨灰安放在太原市永安殡仪馆。
引言
我从年参军以来,调动了不少单位,碾转过许多地方,搬迁过无数次家。所使用过的家俱物品,随着岁月的流逝,有的坏了,丢弃了;有的赶不上时代的潮流,淘汰了。唯有一对很土气的水曲柳扣箱,一直伴随着我,装着我的文稿和日记,从京城到山沟,从军队到地方,我走到哪里,就把它们带到哪里,舍不得丢弃。并且小心翼翼地保护着,使之完好无损。它伴随着我走过近50载的岁月,是我的心爱之物!
这对用水曲柳板材做成的扣箱,90cm长,55cm宽,45cm高,是当年标准尺寸的家俱。箱子外表用普通红油漆粉刷后,又加盖了一层清漆。箱子里边的木板虽没上漆,但呈现出原始的漂亮的流水线花纹,至今还放出淡淡的清香。扣箱样式陈旧,结构简单、粗糙,但很适用。它是我们工建二O六团木材厂当年做成的家俱,价拨给团里随军成家的干部用的。
每当我看到这对扣箱,不由得心里一热,引发了当年的往事,忆起了二O六老团长——王凤山。
第一章
戴金川率领我们工作组到六团
那是年春天,总后勤部党委作出决定,当年秋天要在工建二O六团召开工程部队现场会。号召总后所属工程团队向六团学习,以六团为榜样,多快好省地完成毛主席、军委总部交给的国防战备工程任务。因为二O六团自年归属总后勤部管辖以来,从太原上兰村到辽宁凌源,“四年任务两年完,两年争取再提前”,口号鼓舞人心,工程进展快,完成任务保质保量,部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为其他工程团队树立了一面旗帜。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会议未开,材料必备。要召开现场会,首先必须准备些典型材料在大会上介绍。遵照总后党委的指示,总后政治部就从机关抽调了六、七个有写作能力的“笔杆”,组成了二O六团现场会工作组,提前几个月到该团,筹备会议文字材料。我那时在总后机关后勤通讯社从事新闻工作,也算一个“笔杆”,随总后工作组来到了辽宁凌源县二O六团。
对于二O六团,我当然熟悉了!我从年入伍就到了太原市上兰村六团服役,先后在五连、九连当过战士、统计员、班长,亲身参加了修筑铁路专用线,打通2号隧道的掘进、被复工程。后来在团政治处宣传股写材料,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对六团的人和事还是了解的。
率领我们赴六团现场会工作组的组长是当时的总后勤部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戴金川。戴金川是河北省高阳县人。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后,他投笔从戎。从戎初期,他在晋绥军区师工作,当过贺龙元帅的秘书。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年赴朝参战,是中国人民 后勤政治部主任、副政委。年被授少将军衔。在总后机关领导中,他是一位很有才华的“大笔杆”。
世事沧桑,人生舛错。年“九·一三”后,戴金川被审查。在总后机关,他与邱会作、陈庞、王希克被称为“邱陈王戴”四大黑帮。审查结束后,他与夫人郭瑛被安置到太原郊区的总后直属仓库零五库养病。八十年代中期,我到零五库隔壁的库任职。逢年过节,我都去慰问这位当年的老首长。他有困难时,也来找我解决。例如他要车到医院看眼疾(他的一只眼球被胡宗南的炮弹炸盲)、家里下水道堵塞、冬天暖气不热等,我都派人派车帮助解决。老首长大约年平反回北京,0年去世。——这是后话。
且说戴金川虽是总部级高干,但他与那个时代的领导干部一样没架子,不摆谱,不脱离群众。他领着我们工作组一行七、八个人,一块儿乘长途火车坐硬座,不坐软卧(他的级别允许坐软卧报销)。从北京转车到了辽宁凌源县六团驻地。下车后,同我们一起步行到六团机关。
在团部机关迎候我们的是团长王凤山,政委张超及相关人员。王团长那时不到50岁,身材高大,壮实,后背微驼;张政委则看去40来岁,文质彬彬,年轻英俊。有人介绍说,王团长是党委书记,团里的一把手,张政委是党委副书记。
按正常惯例,政委是分管政治工作及党务的,应是书记;团长是分管军事及行政的,应是副书记。也有个别单位因人而异。戴金川讲,六团就是因人而异安排的。是根据他俩的资历、任职时间及工程任务等几种因素而分工的。是白城办事处党委研究决定后,报总后党委备案的。
戴金川是总后政治部主任,分管总后系统团以上干部的。他对分管的干部很熟悉。他后来给我们介绍了王团长、张政委两人的具体情况——
王团长是年参军的八路军战士,当兵初期在晋绥军区二分区工作。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参加了太原战役、兰州战役及四川剿匪等战斗),当过战士、班长、连长、营长。抗美援朝期间,随铁道兵第5师赴朝参战,抢修铁路。年回国后,任铁四师机关运输科长、副团长。年任团副团长,年任团长。行政十四级。王团长是二O六团的老资格,对团里的情况熟悉,基层工作经验丰富。是修铁路、筑工程的专家。他政治坚定,党性强,工作大胆泼辣,实干,廉洁奉公,不谋私利。
而政委张超则是青年学生出身。他参军前在天津参加过共产党领导的地下青年运动。年到部队后,一直在总后勤部机关工作,当组织干事,宣传科长。年任总后驻白城办事处政治部宣传处处长,年才到二O六团当政委的。他本人基层工作经验不足,到六团任职时间不长。如让他当党委书记,怕压不住台,影响工作。
总之,让王团长任党委书记,当一把手挑大梁,担重担,对二O六团的全面建设,特别是国防战备工程任务的完成更加有力、有利。戴金川评价说“白办党委任命王凤山同志为党委书记,站得高,看得远,符合党规党法,决策十分正确!”
第二章水曲柳扣箱的诱惑
总后工作组在二O六团住下后,在戴金川副政委的主持下,连续召开了几次汇报会,座谈会,听取了有团领导和机关处室及基层连队干部、战士的介绍,收到了10多份文字材料。根据大家提供的线索、材料,工作组又多次召开了文字材料的分析研究会、分工会。当时团里交来的文字材料,大部分是题目大,内容浅,事实少,没特色,不能用。得重新加工修改或重起炉灶,彻底推倒重写。工作组的几位“笔杆”进行了分工。戴金川要求各位“笔杆”各把关口,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提高文字质量,负责到底!
因为我曾在九连五班当过班长,又且写过九连的先进材料。戴金川就指定我负责写九连的典型材料。他严肃地对我讲:“九连是连续10年的四好连队,是六团的标兵连队。你如写不好这篇文章,交不了账!”于是,我带着领导的嘱托与压力,背着挎包,回到我离别多年的老连队。
我到我曾当过班长的二排五班住下,抓紧时间,召开了连队干部、战士座谈会,听大家介绍情况;又跟班作业,到工地上与战友们干活,实地体验基层生活。在掌握大量素材的基础上,开始写九连的先进事迹材料。
在九连写材料之际,我抽空到原指导员、后来提拔为营副教导员的李仁怀家里串门。李是年入伍的湖北兵。按军队三项随军政策(副营职以上干部、35周岁、参军15周年),够其中一项条件,可办家属随军手续。李是副营职领导,办了随军手续,爱人和小孩已来团里安了家。
老指导员的家里很俭朴,除了一对崭新的扣箱摆在不宽敞的屋里外,没有件象样的家俱。那对扣箱深红色的颜色油光铮亮,散发出淡淡的油漆味。我用手摸摸,光滑平展;指头敲敲,“嘭嘭!”作响。显然,这对扣箱是他家的重要物件了!
老指导员看我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anjiedw.com/bzyx/11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