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尼尔·波兹曼(NeilPostman,-),世界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生前一直在纽约大学任教。他在纽约大学首创了媒体生态学专业。直到年,他一直是文化传播系的系主任。年10月波兹曼去世后,美国各大媒体发表多篇评论,高度评价波兹曼对后现代工业社会的深刻预见和尖锐批评以及他对媒介文化的深刻洞察。
(来源自百度百科)
接下来是书本的内容整理
01
前言
奥威尔害怕强行禁书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失去禁书的理由,因为再也没有人愿意读书;
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剥夺我们信息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人们在汪洋入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
奥威尔害怕的是真理被隐瞒,赫胥黎担心的是真理被淹没在无聊繁琐的世事中;
奥威尔害怕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受制文化,而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
奥威尔担心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掉我们,而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将会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02
第一章:媒介即隐喻
隐喻:隐喻是一种通过把某一事物和其他事物作比较来揭示该事物实质的方法。
有这样一个逻辑闭环:我们的语言即媒介,媒介即隐喻,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文化的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媒介需要区别于信息
信息是关于这个世界的明确的具体的说明,但是我们的的媒介,包括那些会使会话得以实现的符号,去没有这个功能。他们更像是一种隐喻,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
举个例子:内华达州的拉斯维加斯州
这是一个娱乐之城,在这里,一切公众的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是无息无声,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致死的物种。
简单来说,媒介的表达形式不同,它的隐喻,它所呈现的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其所传达的思想都是不同的。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我们从印刷时代迎来电视时代。文字的内容呈现变为形象的输出。人人都是表演家,陷入娱乐的泥沼中,“哗众取宠”的人成为时代的宠儿。
03
第二章:媒介即认识论
本章作者想要证明的是真理的定义至少有一部分是来自传递信息的媒介的性质;以及讨论媒体在我们的认识论中充当了什么角色?
随着一种文化从口头语言转向书面文字,再从印刷术转向电视,关于真理的看法也在不断改变。
正如尼采所说,任何哲学都是某个阶段生活的哲学。
作者认为,印刷文化的认识论在日益衰退,电视文化的认识论在同步壮大,这些都会在大众生活中产生严重的后果,其中一个后果就是我们将变得可笑。
04
第三章: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
德美浸礼会教派的观点近乎制定了一条关于宗教话语的诫令:不可记录汝等之教义,更不可将其印刷成文,否则汝等将永远受其束缚。
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统治的表征体现在两点
1殖民地美洲没有出现文化贵族
阅读从来没有被视为上等人的活动,印刷品广泛传播在各类人群之中,从而形成了一种没有阶级之分的、生机勃勃的阅读文化。
2美国演讲厅的普及
在演讲厅中,程式化的演讲为铅字传统提供了持续巩固的手段
铅字在公众话语的各种舞台中产生的影响是持久而强大的,这不仅是因为印刷品的数量,更重要的是因为它的垄断地位。
01
第四章:印刷机统治下的思想
这个被印刷机统治美国人思想的时期,被作者称为“阐释年代”
在印刷术统治下的文化中,公众话语往往是事实和观点明确而有序的组合,大众通常都有能力进行这样的话语活动。18世纪和19世纪的美国公众话语,由于深深扎根于铅字的传统,因而是严肃的,其论点和表现形式都倾向理性,具有意味深长的实质内容。
印刷文字,或建立在印刷文字之上的口头语言,具有某种内容:一种有语义的、可释义的、有逻辑命题的内容。
区别于电视文化。
电视文化中的人们需要一种对于视觉和听觉都没有过高要求的“平白语言”,有些时候甚至要通过法律规定这样的语言。
然而,以广告业的变化为引,得出结论。
美国的报纸广告在某种程度上是印刷术统治下的思想日渐衰落的象征:以理性开始,以娱乐结束。
图片、短诗等形式出现在广告文稿中,这些口号的盛行,实际上说明了公众走向了娱乐的道路。
第五章:躲猫猫的世界
躲猫猫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一会儿这个,一会儿那个突然进入你的视线,然后又很快消失。
这是一个没有连续性、没有意义的世界。一个不要求我们做任何事的世界,一个像孩子们玩的躲猫猫游戏那样完全独立闭塞的世界。
但和躲猫猫一样,也是其乐无穷的。
当空间不再是限制信息传播的、不可避免的障碍时,“娱乐业时代”迎来了春天。
首先是电报对印刷术统治下的呼吁定义进行了进攻,遭到攻击后的话语内容无聊、表现无力、形式散乱。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电报使脱离语境的信息合法化。
用刘易斯·芒福德的话来说就是,电报带给我们的是支离破碎的时间和被割裂的注意力。
19世纪中期,随着照片和其他插图大量入侵符号环境,发生丹尼尔·布尔斯廷所称的“图像革命”。
图像革命的主要产物就是“伪事件”。
另一个重要的产物就是伪语境,伪语境的作用就是为了让脱离生活,毫无关联的信息获得一种表面的用处。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电视是新认识论的指挥中心,同时也在很多方面以一种微妙的方式充当着指挥中心。
用罗兰巴特的话来说,电视赢得了“神话”的地位。
编辑:金大大
精神领袖:小小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anjiedw.com/bzyx/12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