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1-16 14:42:33   点击数:

清华北大等高校强基计划特色简介

发布时间:2021-11-16 14:42:33   点击数:
白癜风可以完全治好吗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30515/4173924.html
随着4月12日清华、北大、复旦、上交大4所高校招生简章的尘埃落定,年36所高校的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全部发出,最晚于本月底,今年的强基计划报考将正式结束。与去年相比,今年强基计划最大的变化是“没什么变化”。年强基计划“遇冷”所带来的热议并没有平息。作为自主招生取消后的无缝衔接政策,很多家长、考生,仍寄希望于强基计划会带来20分、30分、60分甚至更大幅度的“降分”套利空间。然而并没有。从年的数据来看,清华、北大平均只“降”十几分,相较于动辄需要+、+的裸分段位来说,仍显得十分高冷。其他高校的“降分”也并不“感人”,大多只有几分、十几分的幅度,甚至有些高校强基入围线与裸分投档线倒挂。某种意义上讲,这种“鸡肋”式的降分,还不如一次正常发挥下的分数波动。考多少分,能否上某所大学,这是一个相对确定的事情;估多少分,能否上某所大学的强基计划,反而变得不确定。这就导致了一个非常尴尬的现象:裸分够了考生,放弃强基,白白浪费名额;裸分不够的考生,“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处于强基线—裸分投档线之间的考生,甚至无法填满高校的招生计划。很遗憾,年的强基计划并没有什么“大招“。除了与打补丁相关的“增加校考确认环节”、“扩大入围比例”外,其他外界所呼唤的“利好政策”并没有如期而至。破格入围的竞赛门槛并没有降低;限报1所高校的枷锁还没有放开;基础学科之外的专业也没有增加;(除清北外)每所高校在各省的名额仍屈指可数;入学后转专业依旧被严控……据笔者走访部分考生、家长得知,强基计划之所以并没有像以前自主招生时代那样,“全民自招”,除了“降分”空间不够大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其有限的专业范围,也足以让许多家长们望而却步。目前,强基计划招生的专业依旧以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中文(古文字)、历史、哲学为主。即使少数的工科类(力学、核工程与核技术)、医学类(基础医学)专业,也属于需要吃苦、坐冷板凳的专业。曾有学者说,我们现在的教育,正在培养一群精致的利益主义者。很不幸,高考领域,强基计划也被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们以毫克为单位算计着。仅仅从招生专业来讲,强基计划招生的都是冷门、难就业的专业吗?或者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何为冷门、何为热门?如果仅从“冷”的角度来判断强基专业,不仅大错特错,而且也被舆论带到沟里。笔者认为,强基计划的某些专业,特别是数学、物理、化学等,不仅不是冷门专业,恰恰是未来最热门、最有前途的专业!先不要拍砖,接下来,笔者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重庆大学三所代表性高校的培养方案为例分析。

清华大学:理科专业“买一送一”

(摘自清华大学强基简章)如上图所示,清华大学年强基计划招生的,仍然是11个专业,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等8个理科类专业,中文(古文字)、历史、哲学3个文科类专业类,分别放在了五大书院里培养。从专业名称来看,清华大学的强基计划符合教育部倡导的重点基础学科专业,似乎政治正确。但是!强基计划还有另外一项重要使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这句话几乎都整齐划一地写进了每所高校强基简章最开头的地方。清华大学是一所典型的以工科见长的名校,难道清华那些国之重器的专业,都与强基无关?并不是。招生简章之外,我们可以从清华大学的强基计划培养方案里找到答案。我们以未央书院的“数理基础科学”专业为例。该专业仅从字面意义上就能看出,它是一个非常基础的专业,事实上,它也属于教育部特设的专业。(摘自清华大学强基培养方案)从清华大学“数理基础科学”的培养方案中我们可以看出,该专业采取了“买一送一”的培养方式。即读“数理基础科学”专业的同时,还可以选择一个对应的工科专业,本科毕业后,可同时获得理科、工科学位。该理科专业,可选择的工科专业,也多达12个方向,包括计算机(软件工程)、电子、自动化、建筑等世界一流的王牌专业,随便拎出来一个,都非常能打。可以说,清华的强基专业性价比极高,“买到即赚到”。清华大学此举,用意非常明确:将数理基础与清华大学众多世界一流的工程类专业方向有机融合,可在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数理基础后,引导学生在工程衔接方向的关键与前沿领域进行应用和拓展。(摘自清华大学强基培养方案)同样,另一个行健书院的理学专业—理论与应用力学,也采取了“买一送一”的理、工双学位培养模式。从培养方案里可以看出,该专业与土木水利学院、能源与动力学院、车辆与运载学院、航天航空学院四大学院联合培养,涉及7大工科专业方向。总体而言,清华大学的强基计划,非常完美地体现出了清华的工科特色。即使抹去了清华大学的招牌,只是理、工本科毕业,在就业市场上仍然极具竞争力。   

北京大学:10→39→N

表面来看,在北京大学的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中,与年相比没有任何变化,仍然是10个专业。北京大学作为国内头部的“巨无霸”高校,不仅学科门类齐全,而且学科建设水平均也遥遥领先,此次强基计划真的只开放了10个招生专业类吗?而且,还是一些看起来非常“冷”的专业吗?简章之外,我们同样从它的培养方向里,找到了答案。(综合整理自北大强基计划培养方案)可以看到,北大强基计划招生简章中的10个招生专业(类),除考古、中文和力学类外,都有对应的分流方向。所以严格来讲,北大虽然只在10个基础学科类招生,但学生入学后,实际上可选的专业总数高达39个。以数学为例,专业分流的方向里,居然包括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该专业同样也是教育部近年来特设的专业,可以说是热门中的热门。该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涵盖了大数据的发现、处理、运算、应用等核心理论与技术,与计算机、大数据、云计算等有着紧密的融合,旨在培养社会急需的具备大数据处理及分析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此外,本科的39个专业,在硕士、博士阶段,又衍生出N个专业研究方向。仍以数学类专业中的“信息与计算科”为例,经过“3+X”贯通式培养,学生可在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应用、智能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方向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以培养信息与计算科学领域的创新型学术或产业领袖。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名为数学类专业,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方向上却由北大数学院与信科学院共同培养。

重庆大学:厚基础才能宽出口

除了清华、北大这样的TOP高校,其他高校的强基计划,培养方式如何呢?我们来看看另一所综合实力相对靠后的强基高校——重庆大学。根据简章,重庆大学强基计划坚持“厚基础、强交叉、重实践”的培养理念,遵循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培养有志于长期从事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具有综合素质优秀、理工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工程领域领军人才。从重庆大学的强基专业来看,与年一样,仍然只有数学、物理两个专业。数学、物理如何体现出国家重大战略?简而言之:3+1+X,如下图所示。所谓的“3”,意味着本科阶段的前3年,必须学数学或者物理;“1”,代表大四当年,确定分流方向;"X",代表“2”或“4”,即分别2年硕士、4年直博。其中,数学的分流方向,包括软件芯片、先进制造、原专业、智能科技四个方向;物理的分流方向,包括先进制造、原专业、智能科技、国家安全、新材料五个方向,如下图所示。除了重庆大学外,大连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亦明确提出“3+1+X”培养方案,整体上大同小异,不再赘述。

小结

强基计划,顾名思义,需先“强基”,建议各位考生和家长在选择时,应更多地着眼未来,而不是眼前利益;只有基础扎实了,将来才有更多的延展可能,这也要求我们各位考生,务必要耐得住寂寞、厚积薄发。当我们不再怀着一颗精致的利己主义心态,拂去功利、穿透本质时,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到强基计划的本意。另外,强基计划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一项重大创新,代表了国家的意志和决心,有国家兜底,怕什么!作者李立勋爱培优新高考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中国网教育升学规划论坛秘书长曾任北京日报集团教育版执行主编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anjiedw.com/shry/124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