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年11月28日晚9时,革命导师恩格斯诞辰。周年后的年11月28日晚7时,我院在江安校区举办了“纪念恩格斯诞辰周年读书会”。恩格斯曾与马克思共同起草了《共产党宣言》、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并长期从事报刊活动,形成了独特新闻思想。在恩格斯生日当天,四川大学讲席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陈力丹与我院师生共读恩格斯的文章《瑞士报刊》,跟随恩格斯在瑞士伯尔尼的脚步,回到恩格斯新闻实践本身,深入学习恩格斯新闻思想,树立与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我们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以阅读与思考纪念恩格斯诞辰周年。
读书会现场
11月28日晚,我院在文科楼一区室举办了“纪念恩格斯诞辰周年读书会”。四川大学讲席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陈力丹作为导读者,与我院师生于恩格斯生日当天共读恩格斯《瑞士报刊》,以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在交流与思考中深入学习恩格斯新闻思想。我院副院长操慧教授与朱至刚教授分别任读书会线下和线上主持人,线上线下共名师生参加了读书会。
我院副院长操慧教授任读书会现场主持人
读书会现场,7名同学先后发表了关于《瑞士报刊》的阅读心得,从不同角度分享了自己的见解。
博士生第五淳,以马克思和恩格斯宏观论“精神交往”的视角,反思我国当下的信息传播,认为发达的媒介技术并不意味着高质量的精神交往,我们应借助汉字的表意性与空间性特征来更好地发挥视听媒介对精神交往质量提升的作用。硕士生董源则通过恩格斯从政治角度对瑞士报刊的分析,解读我国媒体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
博士生第五淳(左)、硕士生董源(右)
分享读书心得
基于对《瑞士报刊》的细读,本科生冷思言和姚尚远,分别对文章的文本结构和方法论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恩格斯强调媒体环境对记者的正向激励作用,这是在他对瑞士各州报纸贫乏,故步自封的批评中隐含的,反向推出了对于理想媒体环境的要求;恩格斯对报刊的观察,从基础条件到整体环境再到具体列举,以政治分析和社会环境的视角切入,由浅入深地抓取事物的内外矛盾和问题的本质,这样的思路是值得研究者学习的。
本科生姚尚远(左)、冷思言(右)分享读书心得
硕士生李彪认为,《瑞士报刊》一文将“历时的过程”建立在原材料基础上,这是贯穿于马恩哲学之“辩证思维”的“反身”实践。硕士生刘哲认为,我们应该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anjiedw.com/bzjj/10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