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5-4 13:10:13   点击数:

中新史考点清单第二章中国近代报刊的产

发布时间:2021-5-4 13:10:13   点击数:

01

第一部分:核心名词解释

宗教性质报刊

相同特点:

创刊背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经济危机,继续对外扩张,传教士已经从原来单纯的宣传宗教,兼有了刺探情报的作用。

宣传“神理”的纯宗教性报刊,内容为宗教、时事、历史和杂俎(zu)等。

内容主要包括:宗教教义、科学文化、政治、经济、新闻、杂俎等,以时事政治为主,宗教退居次要地位。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时间:.8.5

创办人:英国传教士米怜、马礼逊

地点:马六甲

历史上第一个境外出版的中文近代报刊,由英国传教士米怜和马礼逊于年8月5日在马六甲创办。是宣传“神理”的纯宗教报刊,首创“孔孟加耶稣”。主要内容包括介绍基督教教义和《圣经》、各国情况和科学文化普及文章,用略带文言成分的白话文写成,体裁包括评论、小故事、诗歌等,木板雕刻,线装书形式,每月一期,免费赠阅,读者为聚居在马六甲的华人,它的创办,掀开了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发展史的第一页。

宣传手法:

1)重视研究读者对象的心理特点。

2)提出要照顾各种类型读者的主张。

3)附会儒学

4)写作上也常采用中国文学特别是小说的表现手法

5)刊物式样也同于中国雕版书本

《特选撮要每月纪传》

时间:.7

创办人:英国传教士麦都思

地点:巴达维亚

英国传教士麦都思在年在巴达维亚创办并任主编。该刊每月一期,每期8页,木刻竹纸印,内容为宗教、时事、历史、杂俎,年停刊,共出4卷。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时间:.8

创办人:英国传教士郭立士

地点:广州

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年8月由英国传教士在广州创刊。创刊背景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经济危机,继续对外扩张,传教士已经从原来单纯的宣传宗教,兼有了刺探情报的作用,成为替外国人打开中国大门摇旗呐喊的舆论工具。

宗旨:“维护广州和澳门的外国人利益。”内容主要包括:宗教教义、科学文化、政治、经济、新闻、杂俎等,以时事政治为主,宗教退居次要地位,不再刊载解释教义的专文,宣传中外人士之间的行为准则。重言论,设新闻专栏是第一份写编者按、写社会新闻、介绍西方近代报刊和自由办报思想的报纸。

特点:

1.首设新闻栏

2.首设言论栏

3.重视文学作品的刊发

4.明显侵略性

《遐迩贯珍》

时间:.8

创办人:英国传教士麦都思

地点:香港

香港最早出版的中文刊物,也是最早使用铅印的中文刊物。年8月由英国传教士麦都思创办并任主编,年停刊,共出33期。以时事新闻为主,政治上拥护英国殖民者,详实报道太平天国运动,刊登大量介绍西方文明的文章。年增发附刊《布告篇》,是首个在中文报刊中推出广告收费举措的,该刊还刊有中英文对照目录。

《六合丛谈》

时间:

创办人:英国传教士亚历山大·伟列亚力

地点:上海

上海第一家中文月刊,由英国传教士亚历山大·伟列亚力于年于上海创刊,它不同于此前刊物,已经不是纯粹的宣传宗教教义宗教性报刊,而是综合性新闻期刊,亚历山大本想把它办成一份新闻性刊物,但又想让所有人成为它的读者,所以将宗教宣传、自然科学、商业行情、中外新闻融在一起,成了大杂烩。发行区域大,但发行量少,一年后停刊。

《万国公报》

时间:

创办人:林乐知

地点:上海

中国近代出版时间最长、销量最大、影响最大的传教士办的中文报刊。它的前身是年上海创办的《中国教会新报》,林乐知主笔。年,从第期开始,改名《万国公报》,仍未周刊,读者从基督教教徒扩展到社会各界人士,内容淡化宗教宣传,时事色彩强烈,全录《京报》并报道全国新闻,介绍西方政治模式、先进科技文化,对维新变法起推动作用,光绪帝也喜欢读。反对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攻击污蔑孙中山,希望中国的社会改革朝西方列强所希望的即殖民化的道路发展。

官方性质报刊

相同特点:政府创办的报刊。

《蜜蜂华报》

时间:

创办人:葡萄牙执政党

地点:澳门

历史上第一个境外出版的中文近代报刊,由英国传教士米怜和马礼逊于年8月5日在马六甲创办。是宣传“神理”的纯宗教报刊,首创“孔孟加耶稣”。主要内容包括介绍基督教教义和《圣经》、各国情况和科学文化普及文章,用略带文言成分的白话文写成,体裁包括评论、小故事、诗歌等,木板雕刻,线装书形式,每月一期,免费赠阅,读者为聚居在马六甲的华人,它的创办,掀开了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发展史的第一页。

商业性质报刊

相同特点:

内容以船期、商业信息、商业价格、商业行情和广告为主,除《香港船头货价纸》均有一定政治诉求。

《广州纪录报》

时间:

创办人:马地臣

地点:广州

原名《广州记录与行情报》,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英文报刊,年创刊,双周刊,年改为周刊,每周二出刊。由英商马地臣创刊,伍德为第一人总编,撰稿人有马礼逊和施赖德等。后主编为马地臣和马礼逊。是商业性报纸,货价行情和航运消息为主,也广泛报道时事,重新闻和评论,有强烈的政治色彩,读者远及南洋、印度、英美的主要商埠,年开始允许华人订阅。

《香港船头货价纸》

时间:

创办人:孖剌报馆

地点:香港

中国最早的中文商业报纸、最早经济类报纸和最早以单页报纸形式两面印刷的中文报纸,年由孖剌报馆创刊,内容以船期、商业信息、商业价格、商业行情和广告为主,读者为商店职员,年改为日报,后脱离孖剌报馆,成为中国人自己办的报纸,直到年停刊。

《孖剌报》

时间:

创办人:赖登

地点:香港

香港最早的英文日报,年由赖登创办,该报对港英政府一致持批判态度。翌年,因刊登抨击怡和洋行的评论,赖登被以诽谤罪拘留6个月,其后的编辑为莫罗,因粤语英译为孖剌,故当地港人将这份英文日报称为孖剌报,年日本侵占香港时停刊。

《字林西报》

时间:

地点:上海

是英国人在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年前身是《北华捷报》的附刊《每日航运与商业新闻》,是综合性日报,注重新闻和言论,曾一度享有刊登路透社电讯的专权,报道面广、信息及时、内容丰富,受中外人士重视,社会影响力大。为外国人侵华辩护,打压中国人反帝反封斗争。被视为英国驻沪领事馆和租界的喉舌。

《上海新报》

时间:

创办人:伍德

地点:上海

创刊于上海,北华捷报馆创办,周刊。第一任编辑为伍德,内容以广告、航运、行情为主,是上海第一个中文报刊。年开始刊载“伦敦电讯行情,是首个刊载电讯的中文报纸”,兼载新闻,多译载转载沪、穗、港等地的中外文报纸,也摘登一些《京报》的消息,不重言论。年与申报竞争而改为日报,同年因亏损停刊。

《申报》

时间:-

创办人:美查

地点:上海

上海第二个创刊的中文报纸,.4.30创刊,年停刊。初由英商美查创办,被买办席裕福收买,年转让给史量才。史量才先后创办《自由谈》等附刊,发表自由民主言论。年被蒋介石派人杀害后,言论趋于保守。年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同年因日军检查,自动停刊。抗战期间曾在日伪控制下出版。抗战胜利后由国民党接受,年上海解放时停刊。前后历时77年,记录从清末到民国近80年的政、经、文、社各方面的情况,具有很高史料价值,被称为“现代史的百科全书”。

02

第二部分:简答题

01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与《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同异?

一、相同点:性质、外形、宣传策略

(1)两份报刊都是外国传教士在华创办的(中文近代报刊)。从性质上看,两者都是宗教性报刊,但《东西洋》有走出宗教报刊的倾向。

(2)《东》外形学《察》,是雕板印刷,中国书册式。

(3)在宣传策略上,两都都注意附会儒学,尽可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吻合。

二、不同点:创办条件内容上(编辑业务)(1)在创办时间上,前者创刊于年8月5日,后者创刊于年8月1日,前者早于后者,并且,《察》创办于马六甲,而《东》创刊于国内的广州。(2)《东》在内容上与《察》有明显不同。首先,宗教思想淡化,它以介绍西方文化、艺术、哲学、科学技术为重点,着重宣扬“西方文明”,主张中国应学习各国长处。反复劝说中国人改变对西方的旧观念。

02

近代外报的社会功能?

中国近代报刊中,无论是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中外文报刊都是外人创办的,19世纪中国的报业基本由外人所垄断,其本质是殖民主义的文化侵略,但在客观上,西方人早期在华办报活动,对中国的新闻事业乃至中国社会都有巨大影响,体现在几个方面:

1)促进中国报业的近现代化发展

外报在政治上打破言禁,带来西方的近代新闻理念、内容和形式,以及后来的经营和操作理念,如言论自由、公正、客观等办报理念,为中国报业的近代化做贡献。当时的外文报纸的中文商业报一般由国人主持,办报宗旨和表现形式体现本土化,培养了中国第一批近代报人,有王韬、梁发、黄胜、钱昕伯等,他们中有些后来在国人办报中也有巨大贡献。

2)社会瞭望功能:使中国人以世界的眼光来审视和改造中国

传媒就是“社会雷达”,能让个人、社会机构、国家在大环境中知晓自己的位置并找到自己的问题和危机,寻求解决的方法,这就是传媒的“守望功能”。任何社会为了生存都需要了解内外环境的信息和变化,以便迅速做出合适的反应。在此情况下而形成的中国传播系统,使中国具备了近现代化的一些特征,为后来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下基础。

3)直接影响政治

当时报刊的主编、主笔、创办人有很多担任鸦片战争期间的军事职务和外交职务。如裨治文就是美军侵华海军司令的译员,也是美国使团的成员,当时传教士的舆论宣传和刺探的情报对宗主国的对华政策有一定影响。

4)文化交流功能

西方的政治制度和科学文化知识是首先通过外报传到中国的,给中国的封建社会注入了资本主义文化,这些文化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的近现代化。

03

外报在中国近代报刊发展中的地位与影响?

外报曾经为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服务,但外报又是最早在中国出现的近代报刊。它的出现,成为中国新闻传播史的一个新起点。它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使中国人认识近人报刊的功能,产生自办报刊的强烈愿望。外报出现后,把西方的报刊观念、办报模式与方法带到了中国。

(2)为中国人提供了办报的方法与经验,并使一批中国人受到新闻工作的职业训练。

(3)在印刷技术与设备上,为中国人创办报刊准备了物质条件。总之,外报的实践,在多方面为中国人自办报刊准备了条件。

04

早期《申报》对新闻业务的改革?

年,英商美查在上海创办了《申报》,其目的完全是为了赚钱,所以很注重报纸的质量,对报纸的新闻业务进行改进,增强新闻报道,改进纸张,扩展报道篇幅,其对业务的改进主要体现在6个方面:

1)注重新闻的时效性。《申报》是国内第一个利用电报传送新闻的报纸。年就利用丹商大北报公司的电报拍来英国内阁改组的消息,为国内报纸刊发的第一篇电讯报道,直到年津沪电报建成之后,就利用它来进行电报传送工作。

2)扩大报纸报道面,注重社会新闻。当时杨乃武被诬与葛华氏通奸,并唆使后者谋杀亲夫的社会新闻连续报道3年,成为家喻户晓的社会新闻,还是首个刊登国际旅行通讯的报纸

3)注重报纸的言论工作。美查认为“利”和“义”并不完全对立,虽然报纸以营利为目的,但也不妨碍必要时仗义执言。“上关皇帝经济之需,下知小民稼穑se之苦”

4)注重刊发附刊文字。公开征集竹枝词之类的文艺作品,专辟文艺专栏,扩大篇幅,满足多数读者对旧式文章的兴趣和爱好。创造性的开国内附刊之先河,之后的《字林沪报》和《新闻报》均效仿它刊发附刊

5)刊登新闻图片。在发表《擒获九龙山党匪》的消息中,首次用木板刻印了九龙山党匪的臂章图样,成为国内第一个刊登新闻图片的报纸

6)成功兼营其他出版业务。

1.出版我国最早的文艺期刊《瀛寰锁记》,还在国内率先出版以图片为主的《寰瀛画报》和《点石斋画报》

2.兼营图书出版业务,出版价值高且濒临灭绝的孤本名著,为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做贡献。

03

第三部分:论述题

01

对19世纪外国人在华办报活动的认识与评价?

近代报刊在华出现与外国人入侵同时开始,最早中文和外文的近代化刊物都是由外国人创办的。

(1)本质是殖民主义文化侵略。在华外报的出现和从东南沿海向腹地深入与西方殖民实力的入侵和扩张同步进行。企图打开中国大门,宣传基督教和西方文明,用西方模式改变中国。这种做法实质就是将中国推向殖民化道路。

这一时期的外报在宣称办报目的时,大多谈其为公众通信息,广见闻的宗旨。史实证明,外人在华的办报活动,是列强侵略中国的舆论工具,其表现为:

①为武力侵华提供情报,为洋枪队屠杀太平军大唱赞歌;

②为英国倾销鸦片政策辩护,报业本身的经营也是一种凭借特权的经济侵略活动;

③宣传西方文明,为列强对中国的文化征服服务。

(2)客观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

其本身是近代文明的一种表征和近代文化的载体,积极的作用:

①传播西方民主自由、进步成果、科学技术,推动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它们所刊载的商业经济信息,为新生的中国资产阶级所利用,它们所介绍的文化科学知识被中国一部分知识分子所吸收,进而开始了与殖民主义者意愿相反的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斗争;

②外报将西方自然科学技术介绍给中国,有助于中国科技水平的提高。如《察世俗》等把自然科学知识,如日月食、地球运转和新科技,如电灯、电话、电报、轮船带来。

3.外报还将西方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方面的一些成果介绍给中国,宣扬英美政治开明,介绍政治、经济制度,社会制度,介绍富强之路:开矿、筑路、办学,自由、平等、博爱的资产阶级口号深入人心,对中国读者具有重要启蒙作用。

(3)在华外报的经验为中国民族报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外报将西方近代报刊的观念和技术传入中国,对于中国近代民族报业的兴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使中国人初步形成了近代报刊的观念和知识,初步认识到了近代报刊的功能和作用,产生了创办民族报业的意识和思想。

在中国人面前展示了一种与古代报纸全然不同的新事物,对中国近代民族报业的兴起起到了直接的示范作用。在印刷技术、设备及人才上,为中国人创办报刊准备了条件。著名报人王韬、钱昕伯、蔡尔康。

新传考研理想岛丨原创笔记

《救命手册之新闻业务名词》

《救命手册之新传热词名词》

冲刺热点专题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新闻舆论"四力"

新闻专业主义

纸媒转型

电视媒体转型

网络空间治理

“中央厨房"

大数据与数据新闻

县级融媒体建设

算法新闻

网络舆论专题

舆论监督专题

后真相

网络直播

网络游戏

非虚构写作

人工智能+机器人新闻

短视频

粉丝文化

泛娱乐化

媒介失范

亚文化

网络热词

5G专题

区块链

主流媒体和新型主流媒体

MCN

新闻实务笔记

新闻实务简答题梳理(一)

(二)

(三)

新闻采访易考名词解释

新闻写作易考名词解释(一)

(二)

(三)

新闻编辑易考名词解释(一)

(二)

(三)

中新史笔记

中新史难背?那是你缺少这份表格

中新史必考的十四个专题List

新传前沿热门名词解释

建设性新闻、H5、数据新闻、数字劳工、米姆

VLOG、融合媒体、中央厨房、网络直播、亚文化

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小程序

算法新闻、算法推荐、被遗忘权、媒介审判、非虚构写作

沉浸式新闻、可视化新闻、MCN,信息茧房、政治传播

5G、网络民粹主义、后真相、烂尾新闻、迭代新闻

智媒体、平台型媒体、政治传播、公共传播、危机传播

机器新闻、临场化新闻、两微一端、健康传播、科学传播

新闻游戏、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新闻反转、场景

知识付费、共享经济、长尾效应、整合营销

PGC、UGC、PUGC、OGC、MGC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回音室、建构式新闻效应、网络隐私权、泛娱乐化

名词抽背

专栏

社会化媒体

拉扎斯菲尔德

拉斯韦尔

国际传播

信息茧房

社交媒体

霍夫兰

信息主权

文化帝国主义

反转新闻

虚假新闻

媒介素养

舆论引导

媒介审判

新闻价值

文化霸权

魔弹论

伊里调查

刻板成见

第三人效果

拟态环境

把关人

议程设置

公共传播

公益新传考研

拉斯韦尔模式/5W模式

信息

消息

公益新传考研

信息社会

练题计划

专栏

简答题:请简述数据新闻的特点

简答题:简述传感器新闻的优势。

简答题:什么是新闻"中央厨房"?

论述题:新闻视频化趋势给传统媒体带来哪些变化?

简答题:"区块链+"时代媒体的机遇和挑战

简答题:媒体有哪些分类?

论述题:谈谈你对对四全媒体的理解

简答题:新闻算法推送的利与弊。

简答题:新闻价值在社交媒体中的变化

简答题:谈谈群体规范的形成过程。

简答题:互联网时代对新闻记者提出哪些要求?

简答题:说说你对媒介接近权的认识

论述题:信息房的危害。

简答题:解释性报道的事实性包括哪些方面。

其余资料

《新闻传播学辞典》名词解释PDE

《传媒经济学教程(第二版)》笔记PDE

期待你的宠爱??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anjiedw.com/bzlm/116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