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5-22 21:17:32   点击数:

中国传统文化与设计,这样的课程你喜欢

发布时间:2021-5-22 21:17:32   点击数:

年12月10日,艺术与传媒学院视觉与媒体设计系的《中国传统文化与设计》课程作品展在艺媒楼一楼展厅开幕。

《中国传统文化与设计》课程作品展

展览时间

.12.10——.12.17

展览地址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北区艺媒楼一楼展厅

展览作品

博物志

团队成员:16S杜俊彦16S吴禹翰

16S张芊芊16S涂艺馨16S沈丽婷

博物志,意为“博览万物之志”。整体设计围绕“情感”展开,从心理学与行为学角度分析通知书收取的过程,遵循由浅入深的行为与情感,引导性地安排衍生品摆放顺序。按照“录取通知书——邀请函——徽章——地图——卡券——邮票、信纸、信封——校长寄语”依次编号,置入盲盒中。每个盲盒将会按照“仪式感——温馨感——认同感——代入感——惊喜感——使命感”进行情感指引,以情感为线索,增进新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继而更快地适应新的环境。

此外,通知书礼盒由“通知书+新生礼+学生手册”三部分组成,兼具实用功能和纪念功能。外包装以象征时间的日晷为底,日月星辰为伴,象征地大与你观星揽月,同游四季。其余辅助配图均围绕“山、川、风、月”四类自然科学元素展开。设计细节丰富,无不透露出诚意和用心。

包罗万象,经天纬地

团队成员:

16S林佳莹16S李洋16S王忠颖

16S汪舒羽16S杨冠一16S杨恬

罗盘是地质勘探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具有方向指引的重要功能,本方案选取罗盘作为设计元素,将罗盘表盘进行提炼美化并辅以古生物图形进行点缀,兼具传统和时尚。学生手册中,大小罗盘进行组合嵌套,同时配以时针进行装饰,空间和时间有了双重的指引。寓意希望我们地大的学子在四年的求学过程中能够珍惜昭华,同时找到人生的目标。南望山日报——日臻美好

团队成员:16S韩浏16S罗雪珊

16S张诗茜16S邹荟竹

录取通知书《南望山日报》以复古报纸为灵感来源,将《礼记·大学》中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为主旨思想融入其中:报纸是日新月异、不断更新换代,延续千年的传播形式。蕴含愿中国地质大学的学子能从中领悟到日日更新,日臻完美的精神内涵。

温润有方

团队成员:16S李若兰16S罗淼

16S朱偲颖16S牛梓萌16S赵雪瑶

温润有方出自诗句:“临江之畔,璞石无关。千年磨砺,温润有方。”在元素上,选取与地质学相关的玉石。在内涵上,意指顽石经过磨砺终将成为温润的玉石,也代指地大的莘莘学子经过四年的磨练也会成为美玉。

校徽采用金箔质感,在视觉上更突出。在较为传统的配色和元素的基础上,采用较为灵活的版式设计,使在古朴中透出一丝现代气息。插画以长卷轴的形式展现,绘制了古生物化石、玉石、地大建筑等标志性元素。

际地蟠天

团队成员:16S何童玺唐钰君

16S喻旅斌16S刘奕含16S何方

“际地蟠天”出自庄周《庄子刻意》:“上际于天,下蟠于地。”,形容遍及天地间。一方面符合我们地大的专业特色“上天入地下海登极”;另一方面也寓意着我们地大学子不断进取,勇攀高峰的精神。作品运用插画的手法,将南望女神、古生物矿石和地大建筑等元素融入其中,呈现出浪漫唯美的国风插画风格。色彩饱满浓烈,充满视觉张力。

南望风采

团队成员:16S赵子檬16S杨雪怡

16S郭子心16S刘林枫16S张杰灵

本方案设计灵感来源于传统瓷器中的粉彩瓷。粉彩瓷盛行于清代,因其色彩艳丽又富有雅韵,备受世人喜爱。我们的方案,利用粉彩画的技法及配色特点,将地大标志性建筑景点与传统吉祥图案瑞鹤祥云等结合在一起,创造出色彩典雅,视觉强烈,意境悠远的重彩国潮风格插画。方案礼盒包括:录取通知书、新生手册、新生礼品(扇子、印章、明信片)。其中,明信片为一套四联国风插画,将地大景色与武汉城市风貌相结合,彩带和云气贯穿其中,既展现了地大特色又富有传统装饰美感。整体方案概念突出,风格统一,令人印象深刻。

地大印象

团队成员:16S林紫茜16S陈海欣

16S吴若妍16S徐浩冉16S徐浩然

以形达意,以图代字,是传统装饰艺术中图形字的主要特点,方案灵感正是来源于此。本设计提取地大代表性景点和建筑,并利用祥云纹、水波纹等加以点缀,将其组合成一个圆环。“圆”即代表起点,也寓意圆满。整体方案采取黄色和蓝色进行撞色处理,清新活泼,表现出新时代小萌新们的活力与朝气。

南望剪映

团队成员:

16S肖媛16S梅雪寒16S庄心怡

16S庆子硕16S袁芷琪16S陆遥

方案设计灵感来源于地大美景。地大外表朴实无华,却内含钟灵毓秀。我们希望将地大美景定格,并第一时间呈现在新生面前。方案外盒采用镂空梅花窗设计。梅花是武汉的市花,傲雪凌寒,寓意地大学子求真务实,不断进取,同时隔窗看景,更增添了几分意趣。通知书礼盒采用天地盒的设计,“地盒”装有通知书、学生手册,周边小礼品;“天盒”则设计为新生礼——立体纸雕摆台。摆台由四层画面组成,分别是古植物、古生物、地大校园景色、武汉城市风光。景色层层推进,富有空间感,并营造出东方绘画的唯美意境。

南望山新青年

团队成员:

16S汤皓婷16S赵纯蔚16S王馨羽

16S李沛峣16S赵纯珺伊莲娜

本设计从报纸、版画受到灵感,借用其版式风格和装饰元素,设计了一套复古的录取通知的礼盒,内含录取通知书、入学手册、台历、书签,整体风格以复古报纸的形式展现,目的是展现地大青年学子朝气蓬勃的面貌的同时,展示传统装饰艺术之美。

其中地大复古台历作为新生礼是整套设计的重点和亮点。台历色彩借用传统版画颜色,分为复古红和复古蓝两种色调。版式采用老日历的方式进行编排,插画图形选自地大建校以来每月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并配以地大趣闻,营造出浓郁的复古风情。同时,台历背面为明信卡设计,可二次利用。本设计兼具实用功能和收藏价值,具有强烈的风格特征。

南望·四纪

团队成员:16S石切16S曹颖

16S伍云16S潘芷莹16S江妤洁

南望山下,地大所在,“四纪”既是对地大莘莘学子的从寒武纪到第四纪的等待,也是我们东西北未来城四个方位的纪实。方案包括通知书、博览志、地大图志、四纪卷轴、衍生周边五部分。《博览志》主要介绍学校概况,包括校史介绍和学院介绍;《地大图志》则是校园创意地图,帮助新生快速熟悉校园环境;《四纪卷轴》是本方案的特色和亮点也是设计的重点。卷轴以宋代洛神赋图为灵感,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山、树、云、石等背景与地大建筑结合,用长卷轴的方式展现中国地质大学的校园风光。整幅卷轴共长1.7米,传达出浓郁的文人画气息及古画韵味,悠远淡泊,古朴典雅,极具审美价值和收藏价值。

Q

张老师您好,首先我们想了解一下,您开设《中国传统文化与设计》这门课程的初衷是什么?

A:开设这门课的初衷,首先是因为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作为中国的设计师应当不断去思考和探索本土设计语言,寻找自己的文化基因,构建东方的美学语境;其次,重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转化,令其焕发新的生命力,已经是大家的共识。越来越多的专业高校,例如央美、清华、广美等都开设了传统文化研究相关的课程。因此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也应该紧跟脚步,把传统文化引入到我们的课程教学中,让同学们看到传统之美,体悟传统之韵。借此帮助同学们形成新的设计思维和角度,重新思考传统文化的内涵,从而在激活传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展开创造。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不应是一味的摩古,传承和创新是对其更好的守护。

Q

请问您在开设这门课程的时候,是如何想到让学生设计录取通知书的这个创意呢?

A:关于这个问题也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在我的课程中我一直在思考课程内容如何和地大结合?能够设计一些针对地大,具有地大特色和地大高度关联的作品。因为本身就是地大艺媒学院设计系的一名老师,那么我们当然更要立足校园,服务校园,做一些接地气,有意义,能共情的作品。其次,也是受到现在网上特别火的热点影响。各大高校晒自己的最美录取通知书,例如综合院校清华、北大、哈工大、北林这样的高校,专业院校央美、清美、国美和广美等,每一年都会邀请自己的师生为学校设计一款独一无二的通知书作为新生的见面礼。所以小小的通知书,其实承载了很多信息。它既是学校和新生之间的情感纽带,也是校园文化和品味呈现的最佳窗口,更是校园美育工作的重要体现。

Q

您认为设计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的生命力的延续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A:设计是艺术的重要分支,也是实用艺术的典型代表。传统文化本身就是由实用艺术发展而来,因此两者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而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无疑是最佳的组合。一方面传统文化为现代设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源泉,另一方面现代设计又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令其更具有时代精神,更符合时代审美。两者之间其实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Q

您对本次同学们的作品完成度的满意度如何?

A:如果满分是分的话,那我的评分一定超过分。这个展览能够成功举办,并将这么多优秀的作品呈现在大家面前十分不容易。首先,同学们的专业能力还比较稚嫩。我们课程的53名同学是设计系本科二年级的学生。并且这是我们学院第一年施行大类平台招生,没有分专业方向。二年级本来就处于一个专业入门的阶段,同学们无论是从设计能力还是设计经验方面都比较欠缺,因此“录取通知书”这样一个复杂的设计项目还是非常有挑战的。但是同学们在设计过程中投入了百分之百的热情和精力,根据老师的指导意见,用心打磨作品,一点点将设计推进并最终完成。学生们用他们踏实努力的学习态度弥补了能力的不足,这也让我看到了只要好好引导,我们的学生具有无限可能。其次,时间紧张,条件有限。两个月的时间,学生还要同时上其它的专业课,可以说作品完成时间十分有限。53名同学几乎是满负荷运转,特别是最后实物制作和布展阶段,工作琐碎繁杂,加班加点是常事。再加上因为我们的项目不涉及商业行为,所以要严格控制制作成本。很多复杂工艺例如镂刻、烫金、定型等都是学生纯手工完成,为的就是在有限条件下,去实现最佳视觉效果。从零开始,从无到有。本次课程我们师生协力,为大家呈现了我们心中最美的地大录取通知书,这是满满的诚意和深情。通过这次展览,也彰显了我们艺媒学子的能力和才华。最后,我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保持对专业的热爱,不断前进,未来可期!

-END-

陈文达李若兰文

林钰滢张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anjiedw.com/bzlm/116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