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7/14 11:51:48   点击数:

理解美国右派政治根源的10本书

发布时间:2021/7/14 11:51:48   点击数:
叙拉古之惑编案:“右派”、“左派”只是一种适合一般语境交流的划分,其中的肤浅程度,几乎等同于我们日常语境中去划分“好人”与“坏人”(日常语境往往出于交流便捷为目的,是理解接受效率为先,而不是形容精确效率为先。)。但是我经常会看到一些人在群里乐此不疲的讨论“纳粹”是哪派,而千篇一律的讨论目的和结果只有一个——就是把“纳粹”划分到与己对立的一方。这其实是一种“意识形态连连看”游戏——这种划分注定是线性的,但我们的世界是混沌的。正如我们无法找到一个完人,那么作为人观念集合的公约形态的政治意识,也绝不可能找出纯粹自洽的理论。这不是由人的智力所决定的,而是人本身和社会的复杂关系所决定的。在这个意义上,纵然是受过知识训练的理论界,如果试图去划分“左右”那也是徒劳的——一般来说,只有思想平庸的学者才对此津津乐道——这主要是出于标榜自己的道德高地为目的——学识不够,道德来凑。因此,在语境和学理上,左右的划分都是说不通的。但是还有另一种划分,就是选举光谱的划分。这种概念的划分,大概一般人不会去注意,这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复杂性,比如说议会制的选举光谱就和总统制的划分不同,议会制以议席为目的,大家过于模糊的政策纲领可能被选民视为和稀泥而被抛弃,但是在两党制之下,过于鲜明不妥协的党纲反而可能失去统战覆盖面而丧失竞争力。因此,总统制的选举光谱可能更加趋于统合,虽然在此之中,彼此之间也是势同水火。比如说美国选战时,自由意志主义很可能和福音派在堕胎和同性恋问题上发生根本的对立,但是他们又会被基于人种划分的“狗哨话语”所统合。其实,美国影响力再大,那也只是一场广义“地方性”的选举,并不具有多少普遍涵盖性,因为各自国家的选民结构完全不同。但因为美国的巨大影响力,使得很多人以此为划分的标准——倒果为因的认为虔诚的信徒和奥派存在天然的亲缘关系,其实并没有——至少在国内广受爱戴的自由主义大师哈耶克先生在信仰问题上是暧昧的。事实上,即使存在以一个选举光谱上的“左右”划分,我们也必须注意到,这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恒定的。比如说,林肯总统总是被共和党拿来作为“黑人之友”的招牌,这就欺人太甚了,共和党选民结构和党纲都换了好几波了,怎么还拿前朝的尚方宝剑来割本朝的韭菜呢!当年被林肯打灰头土脸的南方庄园主现在才是共和党的铁票仓好吗。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理解美国的右派,第一是要注意到其中的选举纲领统合性,第二是注意到美国右派认同的演化性。不要一提到共和党,右派,就想起里根那个经典共和党。如果是今天,即使里根再生,也未必在党内能竞争过川普,至于林肯,现在大概是要认民主党里的AOC和妻兄求籍的奥马尔桃园做义妹。第三是要注意到作为选举光谱的“右派”只是一种统战策略整合,而不是整全的政治理论。在此推荐的十本有关于美国右派的书,各有侧重点,文化、历史、心理、教育、现实的,基本上囊括了国内出版物中关于美国右派的主要几部著作。但是需要说明的是,一定要摆脱各种身份立场和价值认同去阅读,否则带着情感偏好去阅读,那最终也只是盲人摸象,刻舟求剑。内容简介:《右派国家》向我们介绍了形塑美国生活的一个关键因素——保守主义。美国在短短一代人的时间里急剧右转,以至于如今不论哪一党入主白宫,这个国家与欧洲相比——甚至与尼克松治下的美国相比——在许多重要方面都明显更保守了:福利不复存在,死刑的传统根深蒂固,反堕胎呼声依然强烈,监管力度降到了极低的水平;“新政自由主义”的支柱轰然倒塌,保守主义的势力已推进到极为广泛的阵线。最近二十年,保守主义已成为美国社会隐秘但中坚的力量,而这本书将告诉我们为什么保守主义能够成功。约翰?米克尔思韦特和阿德里安?伍尔德里奇二十多年来在《经济学人》杂志致力于对美国的研究,被誉为“当代的托克维尔”。理解美国右派必须深入它的核心,在智囊团、发言人、组织者和基层民众之中体会权力的流向。这两位敏锐的观察家秉承《经济学人》一贯的反传统与严格论证的作风,以深刻的洞察力、严谨的考据、公正的态度以及充满智慧的笔触对保守主义的全景做了纵深剖析。《右派国家》分为“历史”“剖析”“预言”“例外”四部分,它即将向你呈现的,不是极右派或极左派讽刺漫画里的美国;它不是要对保守主义运动妄加批评或盲目赞颂,而是希望从各个面向理解保守主义,理解我们这个时代最强大、最有效的政治运动。作者简介:约翰?米克尔思韦特(JohnMicklethwait),《经济学人》杂志总编,年被英国杂志编辑协会评选为年度最佳编辑。阿德里安?伍尔德里奇(AdrianWooldridge),《经济学人》杂志“熊彼特”专栏作家,曾任该杂志驻华盛顿站主任。目录:中文版前言  保守主义前进的脚步停下来了吗导论第一部分  历史第一章  从肯纳邦克波特到克劳福德农场第二章  保守主义的溃败:—年第三章  自由主义的煎熬:—年第四章  平分秋色:—年第二部分  剖析第五章为了得克萨斯州,为了工商界,也为了上帝第六章河右岸第七章膂力第八章非友即敌:右派与反恐战争第三部分  预言第九章遥望前方:通往共和党的支配之路?第十章错误因何而起:太南方、太贪婪、太矛盾第十一章在敌后方第四部分  例外第十二章  不一样的美国第十三章  建国伊始:美国例外论的根源第十四章  异端与改革:例外的美国保守主义第十五章  自由主义退潮时忧伤而经久不息的轰鸣结论  与右派美国相处后记  保守派是如何获胜的附录  众议员的保守主义得分情况内容简介:《为什么美国人恨政治》梳理了年代以来美国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在一系列核心问题上的不断分化,他们为了赢得选举,不惜一次次撕裂社会共识,置美国人民于不顾。本书的核心观点是,观念对政治的塑造,远远超过大部分关于公共生活的记录通常承认的程度。核心论点是,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长久以来把政治议题设定为一系列的虚假选择,美国政治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追溯到美国主导意识形态的失败。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被各自的矛盾所折磨,为了对自己形形色色的选民的需求做出回应,不容许他们国家去解决那些被最困扰的问题。作者简介:小尤金·约瑟夫·迪昂(E.J.Dionne,Jr.),美国著名记者,资深政治评论家,曾长时间任《华盛顿邮报》社论作者,布鲁金斯学会资深研究员,乔治城大学公共政策学院教授。目录:第二版导言美国人还恨政治吗?第一部自由主义的失败第一章现在就自由:新左派及对自由主义的攻击第二章德性的优点:新保守主义的造反第三章并非黑与白:种族、“价值”与威利·霍顿第四章家庭政治:女权主义及其敌人第五章失去的机会:吉米·卡特与名不副实的中枢第二部保守主义的僵局第六章观念有其后果:保守主义的矛盾起源第七章节制不算德性:“现代共和主义”的麻烦生涯第八章地狱没有愤怒:宗教右派与新共和党第九章供给方的需求:保守主义政治与新政乐观主义第十章无政府的政治:自由放任主义的重生第十一章平衡术:里根、布什与保守主义困境第十二章一国两分:年大选与虚假选择的逻辑第三部治疗意识形态病第十三章“不耐烦的大多数”的政治:如何治疗公共生活致谢索引第一版译后记第二版译后记内容简介:一个你认为颇有价值的决定在别人眼里可能一文不值,一个人眼中的恐怖分子可能是另一个人心中的自由战士——为什么人与人、群体、党派、政府与民众、宗教派别、甚至国家之间总是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虽然人类社会被划分为不同的道德阵营,但人们真的就不能好好相处吗?美国当代最伟大的心理学家、纽约大学商学院教授、TED演讲人乔纳森?海特认为,我们并非像自以为的那么理性和正义,正义之心凝聚人心,但也具有盲目性。“道德”有时会是制造纷争的根源,因为人人都以为自己是正义的化身,这让我们轻易去批评、厌恶、甚至干涉相异于己的信念,这也正是造成人与人之间隔阂和冲突的原因。在《正义之心》中,海特教授从道德的社会直觉模型讲到道德的6个基础,继而详细阐述我们具有群体归属性的正义之心,书中立足于详尽的科学研究回答了人们该如何跨越宗教与政治分歧,从而达成互相理解以促成合作型社会的建立这一目标。这是一本令人惊奇又极富挑战性和说服力的经典著作,读者会在阅读过程中瞠目结舌,最后恍然大悟、心服口服。作者简介:全球百大思想家、道德心理学的革命者乔纳森?海特(JonathanHaidt),年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在弗吉尼亚大学任教16年,获得由州长颁发的弗吉尼亚州杰出教授奖、洛克菲勒客座教授杰出教学奖。积极心理学的先锋派领袖,年获得坦普尔顿积极心理学奖。年,加入纽约大学,任斯特恩商学院教授,主攻道德心理学、商业伦理以及复杂社会系统。01年被《外交政策》(ForeignPolicy)评选为“全球百大思想家”之一。年被《展望》杂志(Prospect)评选为“世界顶级思想家”。目录:赞誉I中文版序当我们谈论道德时我们说些什么VII序言我们为什么不能好好相处XI第一部分道德心理学第一原则直觉在先,策略性推理在后我们的“心”是头放任的大象,我们的“智”是具备掌控能力的骑象人。骑象人的工作就是服务大象。骑象人是有意识的论证、推理,而大象就是自发的精神过程,它发生在我们的意识之外,却实际操控着我们的大部分行为。当我们跌跌撞撞地试图寻找人生的意义和关联时,两者往往意见相左。第1章天生与后天习得道德的起源生而正义别设定框框,让道德自由发展图列尔的“yes”或“no”测试超越理性主义的道德文化不同,道德的范围也不同“恶心”和“不敬”关乎道德吗道德推理源于情感因素小结道德并非推理得来第章直觉之狗和理性之尾道德的两种认知过程07道德直觉来源于进化情感是道德的基础人们的道德判断是凭直觉快速做出的“眼中认出”与“脑中推理”象与骑象人改变道德观念,要从他人的视角看问题小结没有了心灵,理性也失去动力第3章大象的力量道德认知的6大发现发现1:大脑的评判迅捷而持久发现:社会和政治判断尤为发自直觉发现3:我们的身体引导着判断发现4:精神变态者推理而不感觉发现5:婴儿感觉而不推理发现6:情感反应适时出现在大脑中的适当之地大象有时也会听从理性小结我们的内心更像律师而不是科学家第4章追求选票的政客格劳孔的5大实验结论我们都是直觉式政客结论1:我们痴迷于选票结论:我们内心的新闻秘书自动辩解一切结论3:我们以为自己是诚实的结论4:推理(和谷歌)能带你去任何向往之处结论5:我们可以相信支持己方的任何东西理性主义的妄想小结走上直觉主义的道德路径第二部分道德心理学第二原则道德的内涵不仅止于伤害和公平正义之心就像能感受6种味道的舌头。西方世俗道德就像仅能激发一两种味觉的菜系,它要么   对美国特性的挑战第七章 解构美国:国民层次以下的各种身份的崛起解构主义运动对“美国信念”的挑战对英语的挑战对核心文化的挑战第八章 同化:归附者、双重国籍者以及公民身份受到的损害移民:同化与不同化同化:仍是成功吗?同化的缘由外来移民移民过程美国社会:美国化成了非关活动双重国籍和双重公民身份公民与非公民替代关国化的是什么第九章 墨西哥裔移民及拉美裔化墨西哥/拉美裔挑战为什么墨西哥裔移民不一般墨西哥裔人的同化滞后个人同化与移民飞地迈阿密的拉美裔化西南部的拉美裔化第十章 美国与世界会合变化中的环境寻找敌人死灵魂:精英非国籍化爱国的公众移民社群、外国政府及美国政治第四部分   重振美国特性第十一章 新老断层起影响的趋势民族属性终结人种:恒久、模糊、淡化白人本土文化保护主义两杈化: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非代表性民主:精英对公众第十二章 1世纪的美国:易受攻击、宗教信仰及国家特性易受攻击时代的“美国信念”美国人转向宗教宗教的全球复兴伊斯兰好斗分子与美国世界上的美国:是世界主义的,还是帝国性质的抑或是民族性质的?注释内容简介:本书论证现代民主的起源,品评马基雅维利、霍布斯、洛克、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意图及其得失,考察当代美国心智与德国思想之间的联系,批判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社会盛行的虚无主义及文化相对主义,揭示出民主政治之下高等教育的危机。作者简介:艾伦·布卢姆(0—)美国思想家、政治哲学家及翻译家,5年毕业于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曾任教于耶鲁大学、康奈尔大学、特拉维夫大学、多伦多大学,后回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任教授。著作有《莎士比亚的政治学》(1)、《巨人与侏儒》(0)、《爱与友爱》(3)等,译著包括卢梭的《爱弥尔》()及柏拉图的《理想国》(0)等。目录:序前言导言:我们的美德卷一:大学生白板典籍音乐关系卷二:虚无主义,美国的风格德国思想的联系两次革命和两种自然状态自我创造力文化价值左翼的尼采化或尼采的左翼化我们的无知卷三:大学从苏格拉底的申辩到海德格尔的就职演说六十年代学生与大学索引译后记内容简介:《巨人》对美国的帝国之路作了深刻独到的讲解,作者的笔墨涉及美国自成立至今全部外事纷争,并从各种角度——军事、经济、文化与政治——对美国权力阶层作了深入分析。书中论点独到新颖、令人信服,但又发人深省。在《巨人》中,作者认为美国一直以来拒绝承认自己是一个帝国,同时在书中展示了美国式帝国主义的致命后果。作者也探讨了对美国霸权构成主要挑战的竞争者——欧盟与中国;但也许最重要的是,《巨人》对美国国内经济发展与其外交事务间的内在关系作了出色分析,而这正是美式帝国主义中最重要的两点。《巨人》对美国权力的分析堪称同类书中的佼佼者,任何对这个拒不承认自己帝国角色的国家感兴趣的读者都应将《巨人》列为其必读书目。作者简介:尼尔?弗格森,英国最著名的历史学家之一。哈佛大学历史系劳伦斯?A?蒂施教授、牛津大学耶稣学院高级研究员,同时也是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他是极少数能横跨学术界、金融界和媒体的专家之一。著有畅销书《帝国》、《虚拟的历史》、《顶级金融家》、《纸与铁》、《金钱交易》、《战争的悲悯》、《巨人》、《货币崛起》、《罗斯柴尔德家族》,同时还为多家报纸和杂志撰稿。此外,他还为第四频道撰写并制作了五部非常成功的电视纪录片:《帝国》、《美国巨人》、《世界战争》、《货币崛起》和《文明》。年被《时代》周刊评为“影响世界的人”之一。目录:引言帝国时代VIII帝国否定说X霸权与帝国XV两个英语帝国XXI软实力XXVII英国模式?XXXII第一部分崛起第一章美利坚帝国的局限性3帝国正式宣告成立5边疆待售7海上帝国13强制的民主4第二章反帝国主义中的帝国主义33世界大战35反帝国主义的帝国主义39 的卢比孔河56帝国出局66小恺撒们75第三章冲突的文明77涌向圣地79起初的步骤80加沙与海湾之间85恐怖的逻辑9?9第四章光荣的多边主义美国和联合国第一次海湾战争11永远不说“决不再来”克劳塞维茨的再现16布莱尔先生的特别答辩第二部分衰落第五章支持自由帝国的理由对帝国说不?从帝国到民族国家为什么非殖民地化失败了全球化英式全球化帝国的疏忽罪自由帝国的教训第六章撤退和“有组织的伪善”,孰优孰劣?重新思考美索不达米亚的先例一次性的帝国18如何争取当地人民的合作第七章“帝国”:在布鲁塞尔与拜占庭帝国之间的欧洲09势均力敌?11欧盟的优势14欧盟的劣势3神话、故事和庆典游行40第八章关上大门43第二次大趋同45重新思考“过度扩张论”48大炮与黄油54走向临界61负债的帝国66结论乡思73平克顿和施瓦辛格75三个缺陷78走向无极化?83终结者86统计附录91致谢93以下电影全部可以在线免费观看,欢迎收藏9部国产禁片在线看,送给宅在家里的你!六部BBC神级纪录片,居然可以免费观看!50个国家50部电影,跟着电影去旅行!颠覆人性的10部电影!免费观看十部励志电影,加强音乐学习动力50部动画电影,治愈一切不开心!艺术点燃生命,阅读改变人生往期书单:10本门级艺术书单10本好书,疗愈亲密关系10本书走进叶嘉莹诗词人生10本音乐欣赏入门必读书关于世界文明的10本书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anjiedw.com/bzlm/118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