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9-29 13:37:48   点击数:

新媒体时代,写了娱乐至死的波兹曼可能

发布时间:2021-9-29 13:37:48   点击数:

最近,法国新总统的高颜值已被刷屏。“颜值即正义”、“颜值就是生产力”,现年39岁的马克龙一跃成为法国史上最年轻的总统,连欧美股市、汇市、期市也全线飘红。

毫无疑问,倒不是马克龙颜值高,法国民众才选了他。按照德国思想家马克斯·韦伯的说法,政治合法性来源中确有一种叫克里斯玛(charisma)的权威,需要传说、相貌、经历和人格等个人魅力。但时过境迁,这种权威早已式微,让步于包括民主选举在内的法理型权威。

马克龙。

问题是,这些铺天盖地的高颜值礼赞,到底是娱乐狂欢,还是言论的自由表达而无可厚非?到此时,你可能想到了一本书叫《娱乐至死》。作者是尼尔·波兹曼。

娱乐节目和青春流行电影在市场上“得意”之时,大家常常习惯性地提到这本书,甚至可以说,近十几年来,它是中国公共讨论中流传最广的学术著作之一。一本学术著作能在大众阅读中畅销堪称神奇。波兹曼似乎在抵抗娱乐,或至少是批判娱乐狂热。然而,这只不过是一种误读。

人类从未离开过游戏和娱乐。波兹曼所警惕的,是“政治规则”和“公共讨论”的娱乐化,致使理性思维丧失,大脑渐渐变得不能思考继而更可能被操控。单是说新任总统颜值高,夸赞他的浪漫爱情,无可厚非——他也是人呀。但如果有证据表明娱乐化的颜值左右了法国大选和政治走向,那只可能是一种“娱乐至死”。《娱乐至死》的中译本面世已有十几年,就像在其它国家一样,它仍在讲诉着严肃政治需要严肃对待。

但波兹曼看到,传播媒介在默默地改变着这一切。从印刷时代到电视时代,画面的转换变成核心。一个灾难现场过后,下一条新闻可能是凶杀案,再下一条,有可能是趣闻。对观众而言,他知道每一个场景都是短暂的、临时的,都是一种娱乐。波兹曼于年逝世,未能目睹一场同具革命性的新媒体时代:长文阅读变得有风险,写作者费尽脑汁在前两百字利用人性弱点(如性和暴力)抓住好奇心,情绪主导公共讨论,如果严肃政治被它降伏,他会不会悲观至死?

撰文

张丰

因缘巧合

学术著作遇上娱乐节目

尼尔·波兹曼年去世,他的代表作《娱乐至死》年被广西师大出版社引进大陆。

年,湖南卫视举办了第一次“超级女声”选秀节目,酸酸甜甜的张含韵脱颖而出。这是中国电视史上的标志性事件,中国娱乐业到了一个新阶段,从此之后,各种选秀和真人秀节目脱颖而出。到了年,超女比赛达到真正的巅峰,李宇春和张靓颖的粉丝,用几乎疯狂的投票行动冲击了中国人的观感。这一年,我到成都工作,单位同事抢走了我的手机,强行投了张靓颖一票。

湖南卫视第一届“超级女声”()成都赛区。

中国媒体开始讨论娱乐革命性的力量。这样的娱乐节目是一种进步吧?粉丝和选秀明星的关系,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尽管此前,中国的电视已经普及,但是却没有从中感受到娱乐能有如此大的动员力。

在这种背景下,《娱乐至死》成为一本相当引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anjiedw.com/bzlm/122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