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丽水日报》连续4个版面聚焦丽水首个5A景区——缙云仙都5A景区。今天推出第三版:
1
筑梦路上不停歇
——5A创建路上的担当群像
困难绝对会有,但创建5A一经启动,就绝没有退路!
这是仙都景区在年10月拿到5A创建入场券以来,所有缙云人最坚定的认识。彼时,仙都所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全国有80多个景区拿到入场券,竞争对手中强手如云。多个日日夜夜里,缙云全速攻坚抓落实,众志成城创5A,缙云县委书记、县长任总指挥,9位副县级领导和近40个单位共同推进10大类68个分项的工作内容,绘制项目推进“作战图”,倒排计划,明确每个项目各环节完成时限。在仙都景区5.23平方公里创建范围内,共涉及26个重点项目,在建设高峰期的年,一共有23支施工队伍余名施工人员日夜奋战在工地上,仅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完成了整个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景点改造工程。
一场硬仗,乘风破浪,攻坚克难,其根源在于这场专项行动“为民利民,利城利家”;其关键在于工作人员的奋勇担当,全力付出,倾情服务。当然,缙云这座城市的干部群众凝心聚力,景区内群众的顾全大局同样让人动容。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筑梦路上不停歇。只因实现丽水5A零突破,这是每个丽水人共同的梦想。
致敬!奋斗者们。
“完不成任务,我就回家种田”
仙都景区创5A,在西入口处能够承载个停车位的生态停车场项目,是5A创建以来的两大控制性工程之一。
一座35万立方米的巨型山体成了停车场建设最大的拦路虎。
今年60岁的丁文环是仙都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这项工程交给丁文环时有“两个必须”:土石方工程在年3月15日前必须开工,年2月底前必须竣工。丁文环深知这项工程的三大困难:一是工程量巨大;二是低价中标工程,管理难度大;三是土石方工程不能影响游客中心建筑群和周边民房的安全,只能实行机械开挖,工期太紧。但他只有一个选择:与时间赛跑。
面对困难,他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会一直奋战下去”。面对责任,他说“完不成任务,我就回家种田”。
但要搬掉一座大山谈何容易:高压输电铁塔要先迁移、坟墓要先迁移、弃方场地要先解决,前期政策处理块块都是硬骨头;开工之后,又遇到天气因素影响大、创建工程交叉施工协调难、弃方场地容量不足等诸多大难题。丁文环及时沟通、协调施工矛盾,一趟又一趟去外围区块寻找合适的弃方场地,解决土石方堆放的后顾之忧,严密监测每日工程进度,督促施工单位上紧发条,争分夺秒。
年11月16日,由于雨天路滑,丁文环在上班途中骑摩托车不慎摔伤,胸部三根肋骨骨折。医生要求他必须休养一段时间,但丁文环吃了点药就接着扑在了工作上,没有向单位领导请过一天假,也没有向同事提出任何配合工作的要求,风雨无阻、坚忍不拔,最终提前完成了既定任务。
丁文环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树起了一面鲜艳的旗帜。年7月29日,市委书记胡海峰首次到仙都调研,踏上游客中心大山原址上新建起来的生态停车场,对“生死极速推进仙都创5A,仅用一年完成26个项目建设”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精神和作风给予了高度评价。胡海峰书记说,在今天缙云这支铁打的队伍身上,看到的是创5A的精神,为你们这种精神要点个洪荒之赞。
“以情动人,才能融化坚冰”
年7月25日上午5时30分,仙都管委会干部职工早早抵达五老峰清表现场,历经4个多小时的奋战,终于胜利攻破政策处理“最后一站”。就在几个月前,各联村领导、驻村干部、政策科、工程科、村镇办等人员起早摸黑、加班加点,准时出现在各个政策处理的现场。
仙都景区创建5A,项目用地政策处理可以说是工程项目能否顺利推进的第一关卡。
对于仙都景区5.23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居民们来说,身边的一草一木都承载着他们的回忆。“我住了一辈子了,你叫我搬家?”“你再来我一脚把你踢出去!”仙都街道党工委委员、组织委员田晓英回忆起自己第一次上门做征收户工作,常吃闭门羹。委屈吗?委屈。难过吗?难过。但也没有太多时间让自己难过,啃下“硬骨头”才是要紧事。
“都说征拆征收是‘天下第一难事’,是因为征收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田晓英说,只有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将每一项工作做到最细致,才能对得起他们的信任。
创5A政策处理之初,正值炎热的夏季,仙都街道的领导班子带队深入鼎湖、前湖等村,夜访农户,趁着夜晚的片刻凉爽,在村民们一天中最放松的时段,与农户面对面谈心交流,以一份大义讲透道理,以一片温情感动群众;仙都街道副书记梅卫新举着受伤的手,没有白昼没有双休,带着政策科一帮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去完成一项项政策处理工作;政策科的应碧君在五老峰区块确定红线时被马蜂蜇伤,去卫生院简单处理一下,又回到政策处理现场;政策科另一名负责人柳荣盛为了消除农户的疑惑,早上六点不到就来到田里,对有异议的田地进行重新测量……
“以情动人,才能融化坚冰”。从吃闭门羹到握手言欢,政策处理组工作人员的真情、大爱,如同一股暖流,直抵人心,融冰化雪。
“这是一场没有退路的战斗”
“为尊严而战,为荣誉而拼”。从领到5A入场券开始,抢白天,战黑夜,齐心协力,热火朝天地推进着5A创建工作,只因为“这是一场没有退路的战斗”。
西入口土石方、风情绿道、下洋至前湖大桥、管线落地工程、道路改造(白改黑)、污水管、独峰书院修缮、三大景点(鼎湖峰、倪翁洞、小赤壁)改造、村庄风貌改造等项目穿插进行,同步施工,以“生死极速”赶工期,抢任务。
老同志赵选中不仅与年轻人一起拼搏在工程建设一线,还及时做好各类信息报送;李夏龙身兼数职,拼尽全力,日夜奔波在下洋至前湖大桥、鼎湖峰景点改造等施工现场……“一帮人,一件事,一条心,继续早出晚归,合力奔跑创5A。”年底刚从外县调回缙云的陈更表示有机会参与全市首个5A景区创建是他的荣幸。
年,攻坚克难最关键的这一年,犹记得一年当中最高温的大暑时节,最高温度在40度以上,在太阳炙烤下的施工现场地表温度更是在50度以上。在鼎湖峰景点改造工程现场,每天都有30多名工人冒烈日顶酷暑进行各建筑物基础工程的施工。“每天工作时间是早上6时到11时,中午14时到20时,加夜班的话可能到22时以后。”工程管理人员李林鹏介绍。
犹记得,下洋至前湖大桥是仙都景区创5A控制性节点工程,时间紧,任务重。缙云县交通局局长施碧清介绍,为确保大桥工程如期完工,缙云县打破常规,抢晴天、战雨天,日夜加班抢进度,在梅雨季节根据天气情况提前施工,仅用两个月时间建好水中桥墩,避开洪水期,为大桥建设打下基础,赢得时间。
犹记得,在“仙都急速奔跑创5A”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anjiedw.com/bzlm/11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