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4-10 18:33:18   点击数:

张伟被建构的历史论年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21-4-10 18:33:18   点击数:

相关简介

张伟,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级博士研究生,艺术学理论专业。

本文原载于《电影评介》年第12期,原文标题为“年《人民日报》之电影话语建构”。

图: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

年是关乎中国命运的一年,也是电影局势转型的关键一年。这一年,中国共产党取得了合法政权,电影随之结束了混乱的局面,开始了“人民电影”的创作。然而,在以往的叙述中,历史本身往往被革命话语所掩盖,在建国70周年之际,我们有必要重回历史现场理解新中国电影的建构过程。报刊作为一种“非影片证据”,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最大限度接近历史现场,被视为历史研究的基础资料。从《中国现代电影期刊全目书志》可知建国前中国出版的电影刊物达余种,它们是构成民国电影生态的重要肌理,但在建国后绝大部分都面临着停刊的命运。相比于它们的多舛命途,符合主流话语的刊物就显示出了传播的优越性。

《人民日报》创刊于年,历经了从农村到城市的办报过程,作为我党的机关报,对各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目前关于《人民日报》的研究可谓成果丰硕,多集中从新闻传播视角对《人民日报》研究,涉及新闻报道、写作范式、新闻史等方面;同时,《人民日报》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也是阐释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相关问题的新材料。就《人民日报》与中国电影关系的研究而言,学者袁晞的《人民日报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是较早涉足此领域的文章,此外,目前能查阅到的文章仅有学者李道新的文章《人民日报与新中国电影的生存空间》。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对《人民日报》与中国电影关系的研究还显不足,若细致分析其中的电影信息,我们会发现《人民日报》为新中国电影营造了一个特殊的传播场域,作为政策、创作、批评等方面的风向标,其拥有着对新生的“人民电影”绝对权威的发言权。本文仅从年《人民日报》上的电影话语来透视新中国电影诞生之初的整体环境,理解它的生存空间。

对年《人民日报》电影文章的统计学分析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上下弥漫在政治热情中,在这逐渐革命化、政治化的社会氛围中,建国前的很多报刊失去了相对独立的话语权。相反,《人民日报》自创刊之后就从未间断,对各类电影信息已有所涉猎,对历史资料保留得也较为完整。从《人民日报》历年刊载的电影信息看,不管是文章数量还是文章内容,年都是一个关键年份,是《人民日报》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anjiedw.com/bzlm/115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