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县自年底解放以后,工农业生产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到了年,全县粮食产量达1亿多公斤,比年增长2.1倍;工农业总产值.98万元(按年不变价计算,下同),比年增长2倍多;其中工业产值.18万元,增长78%;农业产值.8万元,增长2.7倍。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文化建设也出现了新的形势,广大人民群众对提高文化、学习技术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党的方针政策也需要及时传达到基层和群众之中。在这一形势下,为了适应新的形势,中共盱眙县委决定创办县委机关报《盱眙报》。
一、艰苦创业,因陋就简努力办报
我是年从苏州革大结业后,为支持安徽省农村的土改工作,从上海分配到盱眙县来的。当时盱眙属安徽省滁县地区。我在农村参加土改后,被留在县委宣传部工作。那时的县委办公地点分在几个地方,明伦堂就是其中之一,过去文庙的后面,就是现在的第一山公园大门北侧,宣传部就在的明伦堂前面的“进德斋”和“修业斋”两个厢房办公。
年底的一天,我正往宣传部去上班,当时的县委第二书记王积成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当时是宿舍兼办公室),郑重地对我说:“小许,有一项重要任务要分配给你。根据上级的要求,为了加强党的政策宣传,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使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及时传达到群众之中,经县委研究,决定创办盱眙县委机关报《盱眙报》。你是从革大出来的,年轻有文化,笔头子又好,可以担当此任,这是组织的决定。说说,你有什么要求!”
听到王书记这样说,我头脑子一下子懵了:平时给领导写写材料,下去跑跑调查,弄两篇调查报告还可以,可这办报却从来没有想过。这报纸是怎么编的、怎么印出来的,没有一点数。现在叫自己办报纸,那可真是“赶鸭子上架”了。况且什么条件都不具备,既没有懂得办报的人,也没有办报的设备,这可怎么是好?可是我知道,王书记平时说话就是一言九鼎,几乎没有商量的余地,既然是组织的决定,甭说是有点困难,就是困难再大,也没有任何退却的道理。我对王书记说:“任务我接受,事情我尽力办好,也希望领导多给指导和支持帮助!”
王积成书记说:“困难很大,你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我已经安排在明伦堂给你们一大间,你们报社暂时在里面办公。油印机暂时和县委办共用,报社人员先安排三个人,人选初步定了。具体工作你们好好掂量掂量,报纸只能办好,可不许给我办砸了。”
我领下了任务。为了弄清办报的要领,我认真查阅了盱眙过去办报纸的情况。早在年,盱眙县抗日民主政权就曾创办了《盱眙导报》,宣传抗日主张,揭露敌伪罪行,唤醒人民群众,起到了积极的效果。但是后来抗日形势紧张,报纸只出版了13期,被迫停办。虽然《盱眙导报》只出版13期,但也为我们盱眙的党报创办探索了路子、提供了经验。后来,国民党盱眙县党部,为了配合国民党发动内战,在年也曾办了一个《盱眙日报》,虽然号称是日报,但从3月份开办到11月底停办,十个月的时间实际只出了3期,这个不成功的日报,倒是给我们提了个醒:任何报纸都得符合人民的意愿、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anjiedw.com/bzlm/12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