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前,中央苏区的人口和红军数量有多个版本,人口相对偏差小一些,大致在万左右,红军在十几万左右。如果对这个数字没概念的话,扩大一百倍就好理解了。相当于建国前人口4.5亿,军队一千多万,这个数字足够吓人了吧。另外还要考虑到中央苏区实际上不是什么富庶的地方,好地方都被蒋军占着呢。
那红军靠什么养这么多人?有人会说:打土豪分田地啊?总共就那么点人口,哪有那么多土豪?再说了,红军那都是穷地方,土豪也和别的地方的土豪差了成色。中央苏区的红军之所有养得起这么多人,主要还是因为家里有矿,还是那种紧俏货。另外,就是有几个理财高手和大管家。
矿是什么呢?钨。
钨可是好东西,这东西坚硬无比,又重的要命,两个重要用途就是机械加工的刀具和穿甲弹。一直到今天,穿甲弹美国人用贫铀弹,我们用钨芯弹。我无心讨论这两者的优劣比较。两者相比,贫铀有穿甲燃烧作用和自锐性,自锐是靠不断地磨损弹杆实现的,所以穿甲过程不断损耗,为了满足要求就必须做得很长,另外铀易燃,加工比较吃力,而且初速受限。对美国,铀便宜,对中国,钨便宜。如果回到红军时期呢?那时候没有铀什么事,只能靠钨。当时德国憋着要打仗,对钨的需求很高,有需求,有供应,陈济棠光靠收过路费都能建一支空军,何况供应商呢。
这位战士肩上的就是钨芯穿甲弹
估计大家对钨这个东西有多贵没直接感觉。大约在红军长征之后,西班牙发现了钨矿,西班牙是中立国,二战期间美英德三家都到西班牙这里买钨。战前,每吨钨矿砂是75美元,战争期间是美元,涨了多少倍我就不算了。这个价格,每吨可以换20辆二战中的美军吉普车,3吨可以换两架B-17重型轰炸机。这要是中央苏区没有长征,西班牙没有发现钨矿,二战期间八路就发大财了。如果日军封锁了苏区的出海口,美英德三家能在爆锤日本人这一点上达成一致意见。
有了矿,还得有理财高手。不然就跟陈济棠一样,赚了钱都是人家的。红军时期理财高手多多,比如林伯渠(经济部长)、杨立三(供给部长)、邓子恢(财政部长),我们今天讲的是中央银行行长毛泽民。
左2的那个就是毛泽民
作为主席的二弟,其实毛泽民做周公的部下的时间更长。有一张著名的毛家三兄弟和母亲的合影,照片上,大哥一看就是儒雅书生,二弟土老帽,三弟虎头虎脑。几年之后,文化程度最高的大哥成了山大王,土老帽的二弟成了都市红色大亨,虎头虎脑的三弟进了黄埔军校。每次写到这里,想到三兄弟分别在脑袋瓜子、钱袋子、枪杆子三个方向全面发展,都觉得毛顺生太公上辈子可能是拯救了银河系。
虽然对故乡的感情很深,主席其实呆在韶山冲的时间并不长。因为前面的两个儿子都夭折了,主席的母亲很小就把他送去了娘家文家抚养。为什么送去文家呢?因为毛家向来人丁不旺,而文家人口比较兴旺。那时候的人迷信,把主席送去娘家和让他拜石头做干娘一样,是一个非常朴素的迷信。主席十岁才被接回家,之后主席又是求学,直到17岁走出韶山冲。他对得起全中国的人,唯独对不起自己的家人,尤其是对父母未能尽孝。
作为二弟,毛泽民从长相到性格上更随父亲,因为家里的钱主要供了大哥读书,只比大哥小三岁的毛润莲早早挑起了生活的担子,承担了毛家太多的家务,受父亲毛顺生的影响也要深得多。毛泽民8岁时和大哥一起进私塾,9岁就辍学回家。因为三弟出生了,他得回家照顾三弟。14岁就成了家里的壮劳力,种地、喂鱼、养牛、砍柴。17岁奉父母之命结婚管理家务,供养哥哥弟弟读书。就这样辛苦,家境还能一天天好起来。年,主席回家散尽家财带着全家闹革命,对大哥的话懵懵懂懂的毛润莲也离开了家。处理家产的时候,毛泽民做了一些保留,没有完全散尽,保留下来的这部分最后用在了秋收起义上。
年,主席搞了一所湖南自修大学,这所学校每个月的经费只有元,难为死毛泽民这个管家了,可是在他的努力下居然还运行的不错。
年,毛泽民开启了他的红色大亨路线,从安源路矿的工人消费合作社总经理开始,为了募集资金,合作社向工人发行股票。这份股票现在留在世上的还有唯一一张,已经是国家一级文物了。当时合作社首创了凭票供应,又利用规模优势压低进价,加上毛泽民的经商头脑,搞得风风火火。
第二年毛泽民还领导了一次罢工。这个时间,主席也在搞工人运动。、年两次去安源,被工人称为第一个穿着长衫下矿洞的人。矿井非常热,地下又没有女人,矿工一般赤身裸体,嘴里咬着矿灯,腰里围着毛巾是用来擦水和汗的。
年,毛泽民开启了他的红色大亨路线,从安源路矿的工人消费合作社总经理开始,为了募集资金,合作社向工人发行股票,现在留在世上的还有一张,是国家一级文物。合作社首创了凭票供应,又利用规模优势压低进价,加上毛泽民的经商头脑,搞得风风火火。这段时间的早期,毛泽民兄长的领导下工作,但是很快,兄长就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农村。
这张一级文物长这个样子
年9月,毛泽民刚刚跟上哥哥的脚步来到广州,开始在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仅仅37天之后,就被调去了上海,负责出版发行工作,掩护身份也变成了印刷厂的杨老板。与此同时,哥哥进一步深入农村,弟弟则去了黄埔军校。
这一年时间,毛泽民不仅出色的完成了出版印刷任务,居然还盈利1.5万元。这是因为他们为了掩护身份,也对外承接一些印刷业务。为了掩护他的身份,钱希均成了他的第二任妻子。钱希均本来是张秋人的童养媳,但是张秋人给了她自由。张秋人曾经担任黄埔军校的政治教官,可惜被他的几个黄埔学生把他抓住送去杭州陆军监狱而牺牲。被关押在杭州陆军监狱期间,张秋人同牢房里有个年轻人叫薛暮桥,薛暮桥后来成长为著名的红色经济学家。
钱希均的哥哥就是周公手下干将钱之光。钱之光最早的地下工作掩护身份是丝绸厂厂长和商号经理,解放后还是干这两个职业,分别是华润的第一任董事长(广大华行那边的是总经理)和纺织工业部部长。两人撤退到苏区之后还有非常漂亮的合作,毛润莲是中央银行行长,他这个行长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就是钱之光主管下的钨砂销售。
年之后,毛泽民开始在周公的领导下工作,直到顾顺章叛变后撤退进入江西。年,印刷厂被巡捕房的十个包打听破坏。这些包打听向当场被抓的毛泽民勒索一万元才可以放走他以及同时被捕的工人以及工厂的机器。周公得知之后,批示可以支付四、五千元赎回这些人和机器。毛泽民处变不惊,硬是讨价还价到了元成交。之后这些包打听扣下机器作为抵押,让毛泽民去搞钱。毛泽民机智的说需要通过卖机器筹钱,实则把印刷机转移走了。不知道包打听们会不会有“城里套路深、我要回农村”的感慨。
这之后印刷厂转移到天津租界,因工作不方便,又在年初回到上海,年底即因顾顺章叛变,撤到江西苏区。
毛泽民一到苏区,就被重用为中央银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行长,与之同时,哥哥从原来的一把手变成了鬼都不上门的冷灶。当时偶尔能去看看主席的人可不多,最多的大概就是两个弟弟了,比较多的是毛泽民,因为住的不远。
虽然哥哥靠边站了,但是毛泽民并没有受什么影响,因为他实在是无可替代。毛泽民一生中其实有六次机会去苏联学习,但是只有最后一次连养病带学习一起做了,其中有四次就是因为无人能替代他而不得不放弃。
年3月1日,中央银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成立,7月发行货币,除了纸币,也做袁大头和孙小头,因为到外面买东西人家就认这个。
金融要稳定,关键是有钱。钱怎么来,关键是家里有矿。苏区当时有钨矿,还成立了中华钨矿公司,第一任总经理就是个贪官,无奈之下,只得让毛泽民兼这个总经理。
这就是中华钨矿公司的旧照片,当年中央苏区的主要财政收入就来自这里
中华钨矿公司并非绝对国营,有自己的采矿队伍,也向别人收购,但是收购和销售都是通过中华钨矿公司的。对外的销售则是通过粤军地区销售到海外,本来的钨砂售价是每担8元,在毛泽民这个经商高手的主持谈判之下,价格提高到了52元,可见议价能力之强。为了做好生意,粤军上下纷纷和红军“勾结”起来,甚至给货物标上国防物资以减少麻烦。
在苏区这些优秀的经济干部的努力下,即使到长征之前,苏区的财政也没有极度困难。我们说起长征,都会对大搬家导致的行动迟缓痛恨不已,比如带着印刷机。这个大搬家里面最慢的就是毛泽民任政委的的第十五大队,印刷机就是他们的,除了印刷机,还有两担黄金,几十担银元。而且,哪怕在长征路上,银行仍然在运作,仍然办理存取款业务,而且在遵义等地进行了四次货币发行和回笼业务。
长征路上发现陕北红军,大家都知道是在一张报纸上发现的,这报纸是怎么来的呢?是买烧饼的时候包烧饼的。烧饼怎么来的?是当时在哈达铺每个指战员发了两块大洋改善伙食来的。这两块大洋怎么来的?就是毛泽民带着人一路挑过雪山草地带过来的。
毛泽民被派遣去苏联学习,可是被盛世才给拦住了。原因就是盛世才的财政近乎崩溃,急需人才。在这里备注一下,毛泽民的长女毛远志在到达延安之前,毛泽民就离开陕北,父女就此擦肩而过。
毛远志是毛泽民与第一任妻子的孩子,生长在老家,而毛泽民外出革命后就几乎没回过家
再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年盛世才翻脸。毛泽民于年壮烈牺牲。如果他能活下来,中国的经济可能建设的会更好。
本文作者:黄河故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anjiedw.com/bzlm/12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