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有这样一群人,一个仅有8人的团队运营着拥有多万粉丝的“超级大号”;工作从清晨5点开始,到深夜或次日凌晨不知道几点结束;上知国家大事,下晓社会万象,做得了知识科普,写得出人生感悟……
这就是我们——人民日报 左边,这不是花瓶,这是他的水杯,也叫水缸。他说,这样,接一次水,能喝好久。
午班时候,崔鹏老师一忙就会错过饭点,于是总见他到了两三点钟才从包里拿出山东大煎饼开始狼吞虎咽。
赶得及去食堂吃饭的时候,其实我们心里也不踏实。虽然电脑旁始终留有值班同事,但只要有重大新闻发生,我们立马就会赶回工位。
新闻时刻发生,所以“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宇宙不重启,我们不休息!”你说周末可以休两天呀!嗯,那是什么?你说还有小长假呀!风太大,我听不清……
因为上班时间不固定,我们8个人都在朋友间勇夺“鸽王”称号。
“今天中午约饭吧?”
“正在午班岗位呢!”
“那明天晚上去看电影吧?”
“额,明天是晚班。”
“周日总行吧?时间你定!”
“那个,周日是策划班,需要随时在岗……”
“”
所以你明白,为什么 可面对网友,我们的口号是:只要你要,只要我有!随时,随地!
三
每当跟别人提起我们是人民日报 几乎所有来实习的女生都会感慨翘楚真帅,头发真潮,穿衣服真有品;
蒋川不是《你好,旧时光》里丑丑的男生,而是名副其实的元气少女,看她记录生活的朋友圈,你会觉得身边充满美好;
跟胡程远聊天,话题总会拐到吃吃喝喝,他还身体力行在家鼓捣美食,也常常邀请我们前去品鉴;
最“重量级”的崔鹏老师肚子里全是宝藏,不仅能在题荒时变出选题,还有听不完的笑话;
对了,在内部小群里,千万别跟洪江老师斗图,你会输得很惨……
我们虽然年轻,可对待工作,却是很认真的。有临时任务来时,洪江老师总会很歉意地叫轮休同学帮忙,让他欣慰的是,小伙伴们几乎从没犹豫,就放弃了补觉、约会、回家等等奔向了工作。程远是最早开始带班的年轻人,刚开始时手忙脚乱,一上班就一脸黑线,后来不断请教学习,如今已经如鱼得水。运动健将蒋川在打排球时不幸受伤,大概是相信运动的伤要在运动中恢复,拄着拐杖坚持到办公室值班,然后受伤处成功又肿了一圈。
五
作为人民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baozhijianjiedw.com/bzlm/11577.html